HSE管理体系的提出,是人类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体现。近年来,国际上先进的企业相继采用的HSE管理模式,具有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特点,它是组织减少可能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改善HSE业绩的有效管理方法。
1.实施作业现场HSE管理的目的
(1)满足政府对健康、安全和环境的法律、法规要求。
(2)为企业提出的总方针、总目标以及各方面具体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
(3)减少事故发生,保证员工的健康与安全,保护企业的财产不受损失。
(4)保护环境,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5)提高原材料和能源利用率,保护自然资源,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6)减少企业医疗、赔偿、财产损失费用,降低保险费用。
(7)满足企业的公众期望,保持良好的公共和社会关系。
(8)维护企业的名誉,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2.HSE管理的作用
1)建立HSE管理体系,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
为了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我国政府提出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和实施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和有关安全、劳动卫生、环境标准要求的HSE管理体系,有效地规范生产活动,进行全员全过程的控制,满足人员健康、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我国政府颁布了许多环境保护、安全和工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均属于强制贯彻执行的标准,违反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严厉的处罚。实施HSE管理体系,通过持续改进,帮助石油化工企业满足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实施HSE管理体系,促进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一些大公司都建立和实施了HSE标准,国际企业对我国企业提出了HSE管理方面的要求,将未制定和执行该标准的企业限制在国际市场之外。实施HSE管理可以促进企业的管理与国际接轨,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为企业顺利进入国际市场打下良好的基础。
3)实施HSE管理体系,减少企业的成本,节约能源和资源
HSE管理与以往企业的安全、工业卫生、环境保护标准及技术规范不同,它摒弃了传统的事后管理与处理的做法,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将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纳入企业总的管理体系之中,与生产融合为一体化管理。调查数据显示,污染物、安全事故、生产性疾病(职业病)的产生几乎都是由不良的管理体系、技术活动、工艺设计或生产控制造成的,只有通过实施HSE管理,摒弃传统的处理方法,采取积极的事前预防措施,对企业的生产实行全面的控制,建立一整套管理体系,才能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率、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事故处理、环境治理、废物处理和预防职业病发生的费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实施HSE管理体系,减少企业各类事故的发生
历年来,各行业的各类安全事故、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如火灾、油井失控、触电、机械伤害、高空坠落、环境污染等,大多数事故都是由于管理不严、操作人员疏忽引起的。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事故的发生,企业组织必须通过建立和实施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使企业员工增强安全事故和污染事故的预防意识,通过企业有组织的系统性控制和处理,使影响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5)实施HSE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HSE管理体系有一整套在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方面的措施,推行HSE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规范HSE管理,加强HSE方面的教育培训,提高重视程度,进而引进新的监测、规划、评价等管理技术,加强审核和评审,使企业在满足健康、安全和环境法规要求、健全管理机制、改进管理质量、提高运营效率等方面建立全新的战略和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实施HSE管理体系,改善企业形象,提高其综合效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HSE意识的不断增强,对清洁生产、优化环境、人身及财产安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如果企业接连发生事故,既造成企业的巨大经济损失,又会造成环境污染,给人们留下技术落后、生产管理水平低劣的印象,以致恶化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关系,会给企业的生产活动造成许多困难。企业通过实施HSE管理,能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大大降低了用于处理事故的开支,由此也提高了经济效益,这既能满足职工对HSE的要求,又能改善组织形象,增强市场竞争优势,进而促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提高。
7)实施HSE管理体系,企业可吸引投资者
当今企业谋求合作和共同发展已成为潮流,但在寻求合作伙伴及投资对象时,越来越多的公司看中企业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状况。为了赢得这些投资,就必须有规范完善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和良好的实施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