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整合的方式看,第三方物流企业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不拥有固定资产依靠第三方物流企业协调外部资源进行运作的“非资产型”;另一种是投资购买各种设备并建立自己物流网点的“资产型”。究竟采用哪种类型主要取决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成长背景、投入能力、战略规划,以及宏观环境。
非资产型物流企业仅拥有少数必要的设施设备,基本上不进行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它们主要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提供物流服务。由于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运行风险较小。采用这种方式需要具有成熟的底层物流市场,同时企业自身也要有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一定的运作能力做支撑。
资产型物流企业自行投资建设网点和购买设备,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兼并重组或者建立战略联盟的方式来获得或利用物流资源。这种方式虽然需要较大的投入,但拥有自己的网络与设备有利于更好地控制物流服务过程,使物流服务质量更有保证。同时,雄厚的资产也能展示企业的实力,有利于同客户建立信任关系,对品牌推广和市场拓展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上述分析,可用图1.1概括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几种典型运作模式。该图是从企业资产规模与运营能力两方面来构建的二维图。其中横轴表示企业资产的规模,纵轴表示企业对资源整合的运营能力。以下是对图中各象限内所示模式的介绍。
图1.1 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
1. 传统外包型物流运作模式
该模式在图1.1中处于第三象限内,从图中可以看出,这种模式对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以及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要求并不是很高。目前我国大多数物流业务都是这种模式。这种运作模式主要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契约独立承包一家或多家生产商或经销商的部分或全部物流业务。
其优点是降低了生产或经销企业库存,甚至达到“零库存”,节约物流成本,同时精简了组织机构,利于集中协调各要素发展核心业务,提高企业竞争力。第三方物流企业各自以契约形式与客户形成长期合作关系,保证了稳定的业务量,避免了设备闲置。这种模式以生产商或经销商为中心,第三方物流企业几乎不需专门添置设备和进行业务训练,管理过程简单,第三方物流不介入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计划。
其缺点是由于这种方式是在传统的运输、仓储业上建立起来的,所以仍以生产商或经销商为中心。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缺少协作,没有实现资源更大范围的优化,并且生产企业、销售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缺少沟通的信息平台,可能会造成生产的盲目、运力的浪费或不足和库存结构的不合理。
2. 战略联盟型物流运作模式
该模式在图1.1中处于第四象限内,从图中可以看出,物流企业在运用这种模式时,对固定资产的投入比重要高于对企业管理水平的要求,其中最主要的投入是信息平台的建设。这种运作模式主要指从事运输、仓储、信息等经济业务的经营者以契约形式结成的战略联盟,他们内部信息共享、相互间协作、信息交流平等化,形成第三方物流网络系统。
这种模式比起第一种模式有两方面改善。首先,系统中加入了信息平台,实现了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流。各单项实体以信息为指导来制订运营计划。在联盟内部优化资源,同时信息平台可作为交易系统,完成产销双方的订单和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预订购买。其次,联盟内部各实体实行协作,某些票据联盟内部通用,可减少中间手续,提高效率使供应链衔接顺畅,实现多式联运,节约成本。其缺点是由于联盟成员是合作伙伴关系,实行独立核算,彼此间服务租用,在彼此利益不一致的情况下,要实现资源更大范围的优化就存在一定的局限。
3. 综合代理物流运作模式
该模式在图1.1中处于第二象限内,从图中可以看出,这种模式对企业管理水平要求较高,对资产投入要求较低,运用这种模式的企业实际是有效的物流管理者。这种运作模式具体是指不进行大的固定资产投资,低成本经营。将部分或全部物流作业委托他人处理,注重自己的销售队伍与管理网络。实行特许代理,将协作单位纳入自己的经营轨道。物流企业经营的核心能力就是综合物流代理业务的销售、采购、协调管理和组织的设计与经营,并且注重业务流程的创新和组织机构的创新,使企业经营不断产生新的增长点。采用这种模式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具有很强的实力,海陆空俱全,同时拥有发达的网络体系,从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4. 综合集团型物流运作模式
该模式在图1.1中处于第一象限内,从图中可以看出,这种模式是处于高资产与高管理水平位置,运用这种模式的物流企业无论是在资产的投入上,还是在管理水平上,较其他几种模式都有更高要求。这种模式就是组建集成物流的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物流集团,包括由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信息等各物流功能所组建完成的相应功能的部门,扩展物流服务范围,为企业协调管理和组织设计与经营。对上游生产商可提供产品代理、管理服务和原材料供应。对下游经销商可全权代理为其配货送货,并可同时完成综合物流项目进行整体网络设计。
物流活动是一个社会化的活动,涉及的行业面广,涉及的地域范围更广。所以它必须形成一个网络才可能更好地发挥其效用。综合物流集团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网络组织结构,现在主要有两种网络结构:一种是大物流中心加小配送网点的模式,另一种是连锁经营的模式。前者适合商家、用户比较集中的小地域,选取一合适地点建立综合物流中心,在各用户集中区建立若干配送点或营业部,采取统一集货、逐层配送的方式。后者是在业务涉及的主要城市建立连锁公司,负责对该城市和周围地区的物流业务,地区间各连锁店实行协作。该模式适合地域间或全国性物流,连锁模式还可以兼容前一模式。
在以上这几种物流运作模式中,提供传统外包服务的物流企业在运营能力和资产规模上的发展会使其分别朝着其他3种第三方物流模式移动,这也表明了传统的提供单一的物流外包服务其发展潜力有限,物流企业只有发展了更具特色的物流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