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斯诺定理的启示与例子:多听少说

2019年7月12日11:00:06费斯诺定理的启示与例子:多听少说已关闭评论

费斯诺定理的启示

费斯诺定律由英国联合航空公司总裁兼总经理费斯诺提出,他认为,每个人有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这就意味着人应该多听少讲。说得过多了,说的话就有可能成为做事的障碍。这个定理后来被称为费斯诺定理。

曾经有个小国的使者来到中国,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皇帝十分高兴。但小国的使臣却出了一道难题给皇帝:这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思来想去,试了许多办法,还请来工匠仔细检查,称重量、看做工,始终没有发现这三个小金人的区别。皇帝十分恼火,要求众位大臣一起来想办法。最后,一位老臣想到了一个好方法,他拿出三根稻草,分别从三个金人的耳朵里插了进去。插进第一个金人耳朵里的稻草,穿过金人的脑袋,从另一边的耳朵里掉了出来;插进第二个金人耳朵里的稻草,穿过金人的脑袋,从金人的嘴巴里直接掉了出来;

而插进第三个金人耳朵里的稻草,穿过金人的脑袋,直接掉进了金人的肚子里,倒都倒不出来。最后,老臣笑着对皇帝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因为它是最沉默的人,善于听话,绝不外漏。小国的使臣连连点头称是。有的时候,沉默,就是一种实力,坦然沉默的人,才是最可靠的谈话对象,才是最忠实的交流对象。

战国时期,楚庄王继位后,三年都没有发布一条法令。左司马问他:“一只大鸟落在山丘上,三年来不飞不叫,沉默无声,为何?”楚庄王回答:“虽不飞,飞必冲天;虽不鸣,鸣必惊人!”果然,在这之后,楚庄王接连发布了九条法令,废除了十项措施,处死了五个贪官,选拔了六个进士,使得国家昌盛,天下归服。这才是真正坦然的沉默,所谓大音希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人们常说:沉默是金,开口是银。话多,不能说明你贤;话少,也不能说明你愚,沉默既是一种处世哲学,又是一种管理艺术。对于管理者来说,利用好费斯诺定律非常重要,因为沉默是宽容、深沉、积蓄和成熟的标志,更是价值的选择。

韩剧里为爱告白的男女主角们,话都说得断断续续、欲言又止,这样才显得柔肠百转。教堂里正在布道的传教士,讲话都比较舒缓,目的就是为了给信徒精神上的抚慰,让人感到精神放松,真正感受到宗教的真、善、美。

对于管理者来说,沉默并不等于无言,它是一个积蓄、酝酿,等待起跳的过程。就如同拉弓蓄力,为的是箭发时能铮铮有力,直冲云霄。

英国管理学家威尔德曾经提出,有效的沟通始于倾听。在企业内部,倾听是管理者与员工沟通的基础,人际沟通始于倾听。对于管理者来说,沟通中应该有一半以上的时间用在听上,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管理者都不愿倾听,特别是不愿倾听下属的意见,这必然会影响管理的效果。

首先,倾听,不一定表明你同意员工的观点,但它能够表示你对员工的尊重。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每个管理者都希望下属认真地倾听自己的讲话,同样,每位下属也希望自己的声音能够被自己的上级倾听。

其次,作为管理者,一定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员工的角度去倾听他们的意见、想法和表达。

最后,如果在沟通中,管理者对员工做了某种承诺,那么就一定要去实现,否则,下次沟通,员工就懒得再说了。

费斯诺定理的例子

张岩是某电器公司的总经理,在管理过程中,他就非常重视倾听员工的意见,允许员工当面发表意见,因此受到员工们的尊重,被大家称为“最体贴员工的老板”。

张岩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式,他将手下的员工分成一、二、三等和候补四级,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工作表现和业绩进行晋升。有一天,一位员工找到他,直截了当地对张岩说:“我已经在公司服务很久了,我对公司有了足够的贡献,早就已经具备了做三等员工的资格。可是直到现在,我也没有接到升级令。是不是我的努力还不够?如果真是如此,我倒愿意多接受一些指导。但事实上,恐怕是公司忘了给我升级了吧?”张岩听后,立即责成人事部门查处,原来还真是漏办了升级手续。于是张岩迅速发布了升级令,还明确表示,以后不管是谁,只要发现了问题,都可以找他诉说。

还有一次,一个员工被批发商狠狠骂了一顿,批发商这样说:“你们公司的电器质量不过关,不如去开烤白薯店,别再制造电器了。”员工如实地向张岩报告了。接着,张岩就亲自拜访了这位批发商,表示歉意。批发商因为一时的怒气而发了一通牢骚,不想竟然引得总经理亲自拜访,很不好意思。自此以后,张岩的公司与这家批发商的关系就密切多了。

张岩不限制员工越级提议,他认为逐级申诉的成规是一种桎梏,即使是普通员工,也有向总经理反映问题的权力。张岩的这些举措,大大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公司因此蒸蒸日上。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