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成为公众聚焦的中心
众所周知,当国人已经觉察电子商务网站的威力的时候,阿里巴巴已经成为海内外有名的企业品牌。阿里巴巴因超速发展,成为世界公众媒体聚焦的中心。
马云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发现机会,抓住机会,用最快的速度,率先把机会转化为财富。1995年,马云为帮一家企业追债来到美国,在美国第一次邂逅了互联网。回国后,马云借了5万元,迅速行动,创办了“中国黄页”网站。尽管网站创办后,几次上当受骗,但他始终坚信中国互联网时代的到来。1997年,马云带领团队来到北京,参加开发国家外贸部的官方站点和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的净利润达到了287万元,初步尝到了互联网的甜头。1999年年初,马云又重返杭州,联合多位合作伙伴,以50万元人民币创建了阿里巴巴网站。2001年,阿里巴巴推出“中国供应商”服务,向全球推荐中国优秀的出口企业和商品;推出“阿里巴巴推荐采购商”服务,与沃尔玛、通用电气等联盟,共同在网上进行跨国采购;借助互联网力量,向国际买家展示了中国企业和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买家。凭着这样超凡的思维、这样神速的速度,借势发展,阿里巴巴完全领跑了中国电子商务市场。随着阿里巴巴的突飞猛进,其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扩大,它不仅垄断了机会,甚至垄断了市场。
归根结底,阿里巴巴之所以能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最为关键的是“垄断机会”。这种垄断带来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光环效应。
在经济领域中,在对商品进行销售时,应该特别重视光环效应。比如,制造社会热门话题,在大中城市许多人都知道“光棍节”,但在有些地区了解这个节日的人还不多。某地的咖啡厅抓住了这个有利商机,抢先一步,先发制人。举办了一系列紧密联系“光棍节”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在当地造成一定的轰动效应,一时间“光棍节”和举办这些活动的咖啡店成为公众焦点话题。大众对新鲜出现在他们视野中的“光棍节”很感兴趣,并且在首次了解“光棍节”的消费者心目中,可以留下“某咖啡店让我知道光棍节”的印象和记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和品牌传播价值,其所带来的经济收益也是不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