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决策的研究表明,由于认知资源的有限性以及真实决策环境的不完备性和复杂性,使得决策者在判断和选择时会出现系统性偏差,加之心理因素的影响,不可以实现完全理性。2002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行为学家卡尼曼(Kahneman)等人的研究成果表明,公司高层管理者最容易发生的在非理性行为特征是框架效应、损失厌恶、锚定效应、过度自信和实证偏好。
1.框架效应
理性决策理论认为,对于内容一致的备选方案,其描述方式的变化不应改变决策者的判断。但现实中人们常常会因为问题的表达方式不同而不同的选择。从奚恺元教授对美国和中国的EMBA学员所做的测试可以看出这种框架效应的影响。例如,你是一家医药公司的总裁,正在进行一个止痛药的开发项目,项目启动了很久,已经投入了500万元,若再投资50万元,产品就可以正式上市了。这时你突然获悉,另外一家医药公司刚刚开发并生产出了性质功能和你的计划产品几乎完全一样的新止痛药,现在正在做市场宣传。因此,如果不考虑已有的投入继续进行这个项目,公司有很大的可能性(90%)会再损失500万元,有很小的可能性(10%)会盈利2 500万元,你会继续投资该项目还是放弃?
测试的结果是,绝大多数老板“坚持继续投资”,原因是框架效应的作用。决策者在头脑中会形成这样的“决策框架”,甲:若不继续投资,前期的500万元就绝对收不回来,即100%损失500万元;乙:若继续投资,90%损失1 000万元,但还有10%得到2 000万元。在这个决策框架下,甲方案的结果是100%损失,而乙方案则是高风险投资。因此,大多数经理坚持投资。
如果管理者认识到,前期投资的500万元是沉没成本,不管是否继续投资,它都是已经发生的,决策时不应该考虑它,那么他们的头脑中就会构建这样一个“决策框架”,甲:若不继续投资,就不用支付50万元,相当于100%得到50万元;乙:若继续投资,90%的可能性是损失500万元,仅有10%的可能性得到2 500万元。在这个决策框架中,方案甲为肯定的收益,方案乙为冒风险的投资。因此,会选择方案甲,不继续投资。可见,原有的框架不知不觉地影响了人们的决策。
那么要有效减少框架效应有什么方法?卡尼曼提出两种方法:一是采用一个程序,将任何问题的等价版本转换成同样规范的表达。例如,根据整个资产而不是收益和损失考虑每个投融资决策问题,同时将决策的所有结果进行合并。另一种方法是根据实际而不是心理的结果评价选项,为决策方案构建客观的决策框架。
2.损失厌恶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具有“损失厌恶”的非理性行为特征——损失对人们造成负的刺激度远远高于同等收益对人们正的刺激度。例如,丢掉10万元的难受程度是捡到10万元高兴程度的若干倍。因此,人们在面对“获得”时倾向于“风险规避”,尽量获得确定性的收益;而在面对“损失”时倾向于“追求风险”,即为了避免确定的损失而甘愿冒更大的风险。
在上述例子中,由于“损失厌恶”,人们不愿意接受一个100%损失或浪费而表现为风险偏好,在第一个决策框架所显示的两个方案中,人们不愿意选择第一个方案而接受确定的损失,宁愿选择第二个方案——追加资金进行一博。投资过程的不确定性给予决策者赌博的客观环境,而主观的损失厌恶情绪使他们抱有避免遭受损失的愿望,甘愿做出冒险的赌博行为,这可能会使公司在一个投资项目上一错再错,泥足深陷。
3.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是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对象做出定量估计时,会受某些特定的起始值(像锚一样)的影响。如果这些“锚”定的位置有误,那么估计值就会发生偏差。一般而言,第一印象就是一种可以定位的“锚”,一旦定下来,后面接收的信息常常会受到这个“锚”的影响,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人们是没有察觉到的。
锚定效应正是刻画了这样一种人们常常出现的判断或认知上的偏差。在上述情形中,由于锚定效应,管理者会认为既然已经投入了500万元,那再追加50万元资金在他们眼里就不是一个大数目了,因而会很容易促使他们下决心选择投资的方案,使公司蒙受更大的损失。
4.过度自信
这是指人们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自己的成功机会。例如,当自己只有70%的成功率时,却认为自己还有90%的成功率。过度自信反映了一种人们认识自我的偏差,实证研究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倾向采用比较激进的融资政策,以债务融资支持投资,并且消极采取风险管理措施。
5.实证偏好
实证偏好指人们常常有一种证实自己观点的倾向。当人们有一种观点时,就会无意识地寻找证据去证实它。反映在投融资决策上,就是人们往往倾向于过度关注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而忽略那些否定该设想的新信息,从而促使管理者选定自己心目中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