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定律
在企业管理领域最令人担心的是一个企业的命运过于依赖某一个领导人。或许他才能非凡,资源丰富,个人魅力十足,他就是企业的化身,就是企业的“护身符”,可是一旦他突然“坠机”身亡,企业就会像失控的飞机一样落得不确定的下场,这就是坠机理论。怎样才能不让领导人对企业的影响太大,以至于一人亡而企业衰呢?企业需要在平日的经营管理中采取适当的措施,形成一套完整制度,避免企业出现“坠机事件”,即依赖“英雄”不如依赖机制。
假如关于比尔·盖茨遇害身亡的谣传是真的,微软会怎样?群龙无首、一片混乱,还是一如既往、井井有条?
假如王石在珠峰8680米的地方,没有找到那个氧气瓶子,不幸身埋雪山,万科会不会走向没落?
当然,以上的假如并没有发生。但是商业界同样会不断出现各种个人的意外,比如1985年埃斯特利奇坠机身亡,2003年12月家乐福集团的第一股东保罗·路易·哈雷及其夫人也死于飞机事故,中国的一些企业家死于非命(青啤的彭作义,海鑫的李海仓、甘肃长青的刘恩谦等),他们的突然消失都对其企业的战略和管理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一直以来,在企业管理领域,人们经常担心一个企业的命运过于依赖某一个领导人。他才能非凡,资源丰富,个人魅力十足,他就是企业的化身,就是企业的“护身符”。可是,一旦他突然“坠机”身亡,企业就像失控的飞机一样落得不确定的下场。怎样才能不让领导人对企业的影响太大,以至于一人亡而企业衰呢?怎样才能让企业避开这一可怕的“死亡定律”,依然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管理界一直有着“坠机理论”的说法,即企业需要在平日的经营管理中采取适当的措施,形成一套完整制度,避免因企业的领导者突然“坠机”,从而导致企业“坠机”。
由此,得出结论,组织持续发展,制度的作用高于个人能力。在王石成功登顶后记者采访他时,他说:“现代企业需要制度化,需要有个团队去管理,一把手在与不在,应该能够照常运转。”另外,一个企业如果拥有清晰的流程、完善的制度,也是规避人情、减少冲突、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最佳办法。研究发现,在民企中由于基础管理薄弱,缺少足够可操作的运作流程,大多数的民企还停留在经验管理时代,管理的随意性很大;另外,由于民营企业大多源于家族模式,在企业内部管理层中,各种各样的关系,而中国人很难逃避人情的桎梏,这样管理的难度就大大加大了。如果有规范的制度,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淡化人情,甚至可以规避人情,使企业或团队内部运作流畅。著名民企远大的老总张跃坚定地认为:“一个企业不想长久经营,制度可以不要;如果要长久经营,就必须有制度。”
基业常青不靠“教父”,基业常青要靠“制度”。上飞机之前,你给自己的企业买保险了吗?成功经理人的职责之一就是建立和健全制度。
博雅全球总裁柯伟思认为,在公司中,出色的CEO还需要建立起一个好的领导团队,使得这个团队跟他具有同样的理念,持有同样的价值观。这个领导团队能够保证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离开CEO都能使公司持续发展。所以当有媒体屡次质问王石从事危险的极限运动是不是对股东和股民不负责任时,王石总是不以为然。“打高尔夫就一定安全吗?它的时速是每小时100公里,像颗子弹一样。我曾经有个香港朋友,正好高尔夫球飞到他嘴上,当场毙命,满口牙全掉了。”他还说,“都知道世界上对人身造成最大危险的事情是交通事故,难道出门要坐进一个大软球,百撞不侵?青岛啤酒前董事长彭作义游泳时溺亡,这样的风险谁又能预料得到?”创建万科20年,王石做了一个总结。“我选择了一个行业,选择了房地产,创造了一个品牌,万科地产品牌:建立了一个制度,培养了一个团队。已经20年了,如果20年了还不能离开这个公司,那是我的失败。如果一旦王石离开万科,万科就稀里哗啦,那这就是一个病态的企业。”“万科的成功,并不表现在王石在的时候,而是在王石不在的时候。”所以王石说这些年自己一直在远离万科。“可以这么说,如果选三个上市公司的董事长,然后把他们全灭了,受影响最小的就是万科。”
一个公司如何做到制度化、品牌化才是至关重要的。王石认为,一家公司的成长,尽管掌舵人具有相当大的作用,但公司要获得长期发展,关键要看它是否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又切合该公司成长的制度及运作方式。换句话说,现代企业制度.才是保证一个成熟企业持续长远发展的关键。
相比较于个人的信誉、能力和行为,也许王石宁愿股民们将所有的信任从他的身上,转移到万科所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上,也正是有了完备制度与合理的运作方式作后盾,掌舵人王石才敢去爬雪山,玩滑翔伞,甚至驾船远航,冒更多的险。万一哪个企业的领导人意外“坠机身亡”了,企业还能正常运作甚至走上坡路,那肯定得益于一种良好的管理制度。
【智慧悟语】
企业需要在平日的经营管理中采取适当的措施,形成一套完整制度,避免因企业的领导者突然“坠机”,从而导致企业“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