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父母与其做一个高明的演说者,不如做一个高明的倾听者。 因为只有了解了孩子真实的想法,才能在教育的过程中对症下药。
霍桑工厂是一家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它座落在美国芝加哥的郊外。这个工厂具有比较完善的娱乐设施、 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按理说,工人们享受到如此丰厚的福利和待遇,应该很满足了。但是,这里的员工仍然是愤愤不平 如此一来, 霍桑工厂的生产状况也非常不理想。
1924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由心理学家等各方面专家参加的研究小组,在该工厂开展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 这一系列试验研究的中心课题是生产效率与工作物质条件之间的关系。 这一系列试验研究中有一个谈话试验 ,即用两年多的时间, 专家们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 并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们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 并做详细记录,对工人的不满意见不准反驳和训斥。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通过这个“谈话试验”,霍桑工厂的产量得到了大幅提高。 这是由于工人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有诸多不满,无处发泄, “谈话试验” 让他们把这些不满发泄出来,他们从而感到心情舒畅,干劲倍增。
社会心理学家将上述奇妙的现象称为“霍桑效应",又称为 “牢骚效应"。
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如果一个人能够把那些未能实现的意愿和未能满足的情绪,用语言的方式宣泄出来,对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都非常有利。现实生活中,孩子也会有很多的不满和牢骚,如果父母能够坐下来听一听孩子的心声,则会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心理专家解析: 孩子渴望父母的倾听
现在,家里的孩子几乎就是“小皇帝"、“小公主”,每位父母都是殚精竭虑,任劳任怨,想给予孩子更多的知识和金钱,想让他们拥有更多。 但是很多父母却忽视了一样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倾听孩子的心声。据调查,大多数孩子认为好家长的标准是: 尊重儿童,善解人意,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父母为孩子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而孩子却并不领情;父母苦口婆心,而孩子却对单调的说教反感透顶。 究其原因,就是孩子需要父母的尊重,需要父母的倾听和了解。
下面是一位母亲的日记,相信很多父母都会从中悟出点什么:
和众多家长一样,我为9岁的女儿安排好每天的衣食住行,督促她学习,周末陪她练习书法,拉小提琴,常常是围着女儿转, 而几乎失去了自我。 但常常事与愿违,女儿一拿起毛笔 ,便把墨汁洒得满桌都是; 你骂她, 她委屈地哭, 写的字可想而知。 如果没有那次“偷听” ,恐怕这样的情形还要继续下去。
一个周六的下午,女儿和同学在她的小屋里一边玩一边说“悄悄话”。
“你很划算,周末去补课,学的还是老师教的那些知识,可以比我们学得更好,而且也没有作业。” “你学书法才好呢,有特长,同学都很羡慕你呀。”
“可我不喜欢书法, 只要我完成了作业,妈妈就要我练书法,快烦死了。所以现在我做作业故意拖延时间,就没有时间练书法了。 下次我最好考得差一点,她就不会再让我写字了。”
于是我与女儿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之后,如女儿所愿,放弃了书法、小提琴,而学起了她喜欢的电脑、画画。从此以后,我经常在女儿面前扮演听众的角色,听她讲各种各样的事情,听她发各种各样的牢骚。结果发现,女儿不但没有以前烦人,反而更懂事,也更知道学习了。
父母错误做法: 总是对孩子唠叨不尽管孩子需要父母的体贴与照顾,但是他们都不喜欢父母过多的唠叨与管束,而是渴望父母能够坐下来,不当讲演者当观众,听一听孩子的心声。 但据调查统计,98%的父母被孩子指责为唠叨。 而父母自己曾承认,只要见到孩子,自己就会不由自主地要多说几句,多强调几次。 例如, “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才会有出息",“爸爸妈妈批评你都是为你好"等。
心理专家认为,唠叨永远就是一个标准、一种强调,在孩子身上翻来覆去地重复那几句话。 常听孩子说,父母的话都能背出来了,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了。结果孩子会对父母产生反感,进而急于逃避,而且唠叨会破坏父母在孩子心中树立的威信。
心理专家建议: 与孩子交流时,多倾听少唠叨
要想做孩子喜欢的父母,不但要注意倾听孩子的心声,还应该在平时减少对孩子的唠叨,因为无休止的唠叨只会增添孩子的反感和逆反心理。 做父母的如果能够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与孩子心平气和地交流,定会成为孩子最喜欢的人。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如何做的?
(1)保持冷静和理智
很多父母对孩子不满意时,就爱唠叨没完。 其实孩子非常讨厌唠叨。 作为父母,任何时候都要保持理智和冷静。如果实在控制不了自己想唠叨的欲望,就替孩子想想,他们需要的是民主、开明的父母,而不是时刻唠叨的话筒。
(2)重视身体语言
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与信任、重视与赏识等,很多时候并不需要用语言来表达,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亲吻、一个手势都可以对孩子传达各种情感,而且这些比千言万语更具有力量。
(3)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话
记住,在与孩子交谈时,很多时候父母应该去扮演一个倾听者的角色。既然是听众,就不应该随意打断孩子的话。 不管孩子在谈话时说错了什么, 你都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耐着性子听下去,等孩子说完之后再去教育他、指导他。
(4)排除外界干扰因素
当你倾听孩子说话时,一定要排除外界干扰因素,消除所有噪音,例如关掉电视机和收音机, 交谈时不接电话等。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你在认真听他的唠叨,同时这也是对他重视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