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企业界“精神领袖”台塑总裁王永庆在节省企业成本方面很有一套,他有一条毛巾用了30年被台商传为佳话,在他眼里,不该花的钱绝不能花,能省的成本一定要省,这不是吝啬问题,而是企业经营者应该具备的品质。他提出:“节省一元钱等于净赚一元钱。”他算过一笔帐,如果企业的利润率是10%,那么如果能够降低10%的费用开支,那么企业的利润增长率就是200%。他的这些理念,被称为“王永庆法则”。
比尔·盖茨和一位朋友同车前往希尔顿饭店开会,由于去迟了,以致找不到车位。他的朋友建议把车停在饭店的贵客车位,盖茨不同意。他的朋友说“我来付”。盖茨还是不同意。原因很简单,贵客车位要多付12美元停车费,盖茨认为那是“超值收费”。作为一位天才的商人,盖茨认为:花钱像炒菜一样,要恰到好处。盐少了,菜淡而无味,盐多了,苦咸难咽。哪怕只是几元钱甚至几分钱,也要让每一分钱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一年夏天,32位世界级企业家(总资产超过英国一年的国民经济总收入)举办一次“夏日派对”,盖茨应邀出席这个盛会,身穿的一套服装,是他在泰国菩提岛休假时花了不到10美元买的,还抵不上“歌星”、“影星”干洗一次衣服所花的钱。盖茨说,一个人只有当他用好了他的每一分钱,他才能做到事业有成,生活幸福。
美国航空公司是美国最大、最赚钱的航空公司之一。令人惊讶的是,它之所以能赚大钱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它的管理团队所采取的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节省式管理方案。
美航总是想方设法在不断的节省中实现它的效益的最大化。如,尽可能更换更先进、更省油的飞机;增加飞机的座位密度;发展轴辐式的路线结构以减少间接成本;通过劳动契约和双层工资结构减少劳工成本;削减燃油与其他非劳工的变动本等。
美航通过减轻飞机的重量从而节省了不少美金。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航把每架飞机的内部重量至少减轻了680千克,而重量之所以能够减轻,是因为装上了较轻的座椅、把金属推车改换成强化塑钢、换用较小的枕头和毛毯、在头等舱中使用轻型器皿、重新设计服务空厨等。这些改变均不同程度地减轻了飞机的重量,使美航的每架飞机每年至少节省2.2万美元。
美航的管理团队在追求成本最小化的过程中,做到了精细化管理。除了代表美航标志的红、白、蓝条纹外,美航飞机不加任何油漆。这项策略降低了油漆和燃油的成本。据计算,一架不上漆的飞机大约轻了181千克。因此,每年每架飞机的燃油由此可以省下1.2万美元。
不过,美航的节省绝不是毫无原则、没有道理的节省。实际上,与其说它节省,不如说它决不浪费不该花的每一分钱。有一次,美航的执行长官罗伯·柯南道尔在美航班机上发现,未吃完的生菜足足有一大塑料袋。他将其交给机上负责餐食的主管,下令缩减晚餐沙拉的分量。除此之外,他还下令减去每位乘客沙拉中的一粒黑橄榄。
如此一来,竟然为美航每年省下7万美元。
更有意思的是,美航为了省钱,有一次竟开除了一条看门的狗。
美航在加勒比海边有一个仓库。为了确保安全,开始时他们雇佣一个人整夜看守,后来决定要省去这项开支。当时,有人对美航执行长官柯南道尔说:“我们需要这个人来防止偷窃行为的发生。”柯南道尔说:“把他换成临时工,隔一天守夜一次,也不会有人知道这里有没有人。”一年后,柯南道尔还想减少成本,便告诉下属:“何不换成一条狗来看守仓库,又经济又安全。”于是,他们就这么做了,并很有成效。
又过了一年,柯南道尔还想再减少费用,于是他就想到了何不把狗的声音录下来播放?那样,把养狗的费用都省下了。他命令下属开除了那条狗,并按他的意思去做了,果然行得通。因为没人知道那里是否真的有条狗。
美航再次节省了费用,可怜那条忠心耿耿的狗却“下岗”了。
节约就是创造,对企业而言,省的是钱,创造的是价值。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点点滴滴、积少成多、集腋成裘,这是一个人人皆知的道理。但不可回避的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存在着各种浪费的现象,小到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大到造成生产原材料的浪费,甚至设备并不必要的磨损。企业应倡导全体职工节约单位产品的劳动时间,提高产量、产值、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坚持少花钱,多办事,力行从简节约,着力增强节约意识,养成节约习惯,形成并完善节约制度,才能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持久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