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员工个人而言,由于每个员工都有其特殊的追求,对事物及行为都有自己独特的评价标准,这就决定了员工个体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的差异性。
现代企业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塑造企业的价值观,进而建设与营造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氛围,使企业管理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1.管理层重视
在企业价值观的塑造过程中,企业管理层必须高度重视,并把它放在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企业价值观不是自发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领导者是企业价值观的第一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们在企业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他们在企业价值观的塑造中起着关键作用。
2.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塑造企业价值观,必须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完善管理制度。这是因为制度既是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必要条件,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企业文化角度来看,企业规章制度一方面是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的体现,另一方面又是企业价值观、企业哲学、企业道德规范等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具体讲,在塑造企业价值观的过程中,要注意建立和健全这样一些保障机制:
(1)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对实践企业价值观的先进个体和群体进行表彰与奖励,对违背企业价值观的人或事进行批评与处罚,从而对员工实践企业价值观起导向作用。
(2)建立健全企业庆典、员工联谊、劳动竞赛、定期评选先进模范典型等制度,利用一切形式对员工宣传和灌输企业价值观和基本信念,不断激励员工自觉地实践企业价值观。
(3)建立培训制度,特别是新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制度,使他们从进入企业第一天起,就受到企业价值观的教育和熏陶。对于员工,通过培训,可以巩固和提升他们的价值观。
(4)建立企业领导深入基层、甘当表率作用的制度。尤其是在企业价值观形成后,企业各级领导干部务必身体力行,努力使自己成为企业价值观的化身,用模范行动影响和感染员工。
(5)要把企业价值观的培育与职业道德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企业价值观具有实在的内容,具体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员工的实际行动中。
总之,只有建立起实践企业价值观的保障机制,才能使企业价值观的塑造真正落到实处。
3.加强引导教育
企业价值观的塑造必须对企业员工进行灌输、教育和引导。这里既有外在的教育,也有员工的自我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水平,增强实践企业价值观的自觉性,使员工把实践企业价值观看成是实现自我的重要形式,自觉塑造理想人格。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1)进行智力投资,提高企业员工的思想文化素质。员工的认识水平是与其接受教育的程度密切相关的。一个员工文化素质不高的企业,难以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因此,通过多种形式、层次和途径,对员工进行科学文化知识传授、专业技能培训和思想教育,是塑造企业价值观的关键步骤。
(2)通过长期的教育引导,使员工逐步领悟企业价值观的内涵,提升员工的精神境界。企业价值观的形成,有赖于员工个体价值观的确立,即企业价值观的内化。企业员工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他们在价值观方面具有多元化和层次化的特征。
就员工个人而言,由于每个员工都有其特殊的追求,对事物及行为都有自己独特的评价标准,这就决定了员工个体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的差异性。
内化企业价值观,意味着员工放弃与企业价值观不相符合的价值观念,确立与企业价值观相符合的价值观念。这种转化过程的实现,需要通过教育引导使员工自觉地把个人的目标纳入到企业目标的轨道,自觉地实现个体价值观向企业价值观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