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世界,有80%的人是穷人,20%的人是富人;80%的穷人只掌握了世上20%的财富,而20%的富人却掌握了世上80%的财富。
为什么世界上80%的人是穷人,20%的人是富人呢?这是市场经济机制自发起作用的结果。市场经济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而经济中,80%的效率来自于20%的人群。例如,在组织人力资本管理活动中,一个组织的生产效率和未来发展,往往取决于少数关键性的人才。在企业效益的产生过程中,80%的收获往往只来自20%的倾力投入和付出,而另外80%的投入只产生20%的效益。80%的人用脖子以下赚钱,20%的人用脖子以上赚钱;80%的人是负面思考者,20%的人是正面思考者;80%的人在做事情,20%的人在做事业;80%的人只看眼前,20%的人能放眼未来;80%的人总是早上才想到今天干什么,20%的人则时时刻刻在计划未来。
用头脑赚钱,靠知识、智力、创造、人力资本赚钱肯定比干死活、干体力活赚钱收入高得多;善于正面思考的人,其学习和工作效率比只会负面思考的人要高出好几倍;做事情只能赚“死钱”,而做事业的人看到的是长远的结果,其效率自然高得多;不会抓住机会,就没有赚钱的机会,善于抓住机会必然“钱途”远大;放眼长远、时刻计划着未来也就会产生更高的工作效率,只看到眼前,其工作的失误率也高,工作效率自然低。
80%的收入来源于20%的客户,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帕累托定律”,也称“二八法则”,多数,它们只能造成少许的影响;少数,它们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在因和果、努力和收获之间,普遍存在着不平衡关系。典型的情况是:80%的收获来自20%的努力,其他80%的力气只带来20%的结果。“二八法则”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即在投入与产出、努力与收获、原因和结果之间,普遍存在着不平衡关系。少的投入,可以得到多的产出;小的努力,可以获得大的成绩;关键的少数,往往是决定整个组织的效率、产出、盈亏和成败的主要因素。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主要来自于只占社会成员20%的少数人。
本来,经济的发展就是做大“蛋糕”,并让大家都分得更多的“蛋糕”的过程,所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强调效率,才能得到更快的发展。只有让20%创造最多财富的人分得最多的“蛋糕”,才能高效地利用资源,达到经济的高效、持续发展。但是,在中国,“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根深蒂固,处处要求平等的人并不是考虑怎样做大“蛋糕”,关心的只是分到自己手中的那份有多少。若是分给自己的那份小了,他不会管他自己劳动的效果如何,只会产生一种不平衡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