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原理
20%的人用脖子以上来挣钱,80%的人用脖子以下赚钱;20%的人买时间,80%的人卖时间;20%的人做事业,80%的人做事情;20%的人计划未来,80%的人早上才想今天干什么;20%的人改变自己,80%的人改变别人;20%的人是富人,80%的人是穷人。二八原理无处不在,能否抓住那最重要的20%,才是输赢的关键。
一部高档手机,80%的功能都是没用的;一款高档轿车,80%的速度都是多余的;一幢豪华别墅,80%的面积都是空闲的;一堆工作人员,80%是不专心干活的;一座商城80%的人是闲逛的;一大堆会议,80%是和自己无关的;一沓报纸,80%是不用看的……
概括起来,这其实就是二八原理。帕累托发现许多国家80%的财富由20%人占有。之后他发现同样的情形发生在许多商业现象上,如,在销售上是指80%的营业收入来自20%的关键客户;在生产制造上则强调关键要有20%的高生产力;后来引申到企业管理中的品管上,则指20%的关键问题,会产生最大的影响。
这就是智者的思维。
当你面对一大堆问题时,很容易不知如何取舍,那么不要急着去做,不妨静下来问问自己,哪些事对我来说才是最重要、最紧迫的?只做最重要的事,那么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会更加顺利。
美国一家钢铁公司效益很不好,于是总裁Schwab便向一位效率专家请教。专家说:“我有一种办法,能将你公司的业绩至少提升50%。”Schwab说:“应该做什么我们心里清楚,我们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知识,而是更多的运行。你只要告诉我们如何制订计划就行,只要我能接受,价钱你开吧!”
专家拿给Schwab一张白纸,说:“请你在这张纸上写下明天要做的6件最重要的事。”Schwab用5分钟时间写完了。然后专家接着说:“现在用数字标明每件事对于你和公司的重要性,依次排序。”Schwab又用了5分钟时间标好了。
“好了,这就是我给你制订的计划,明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把这张纸条拿出来,只做第一项重要的,不要看其他,直到完成为止,然后同样的办法对待第二项、第三项……直到下班为止。就算只做了一件事也不要紧,因为你总是在做最重要的事。你每天都可以这么做,直到你觉得这个方法有价值,然后将你认可的价值寄支票给我。”
一个月后,Schwab给那位专家寄去了一张2.5万美元的支票,并在他的员工中普及这种方法。5年后,这个当年不为人知的小公司,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公司之一。
只做20%最重要的事,80%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如果你被紧急但不重要的事左右,那么生活就会充满危机。不值得做的事会让你误以为已经完成了某些重要的事,不紧急的事会浪费你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不值得做的事会因为该做的事没做,而繁衍得越来越多。
Schwab的做事方法,也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每天写下你要完成的6项最重要的事。
第二,按重要性对这6件事排序。
第三,第二天拿出纸条,做完第一件再做第二件;做完第二件再做第三件,直至完成。
第四,每天坚持下去。
如果你觉得自己工作总是没效率,如山的工作总是完不成,那么尝试一下这个方法吧。你只需要一个月就能明显看到成效,你会发现,自己的工作效率不知道提高了多少倍,你居然用一个礼拜就完成了平时一个月才能完成的事。而且,你会发现自己可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你有时间跟家人一起吃饭了,周末可以带女儿去公园了,假期也可以为所欲为想怎么睡就怎么睡了,因为工作已经按部就班,不会像之前那样追着你的屁股走了。
某人看到有个手机程序叫“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心想,太好了,正需要。于是下载、安装,可一运行,手机就坏了。过了两天发现工作效率真的提高了。这说明什么呢?每天花在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上的时间太多,那么就需要优化时间,这里有个小方法,就是设立限制。比如,你每天打开QQ的次数、查看邮件的次数,如果不加限制,可能就是1000次。当然这有些夸张,根据你的经验,一般查看15次算是正常的。但对于你工作的所有时间来说,这个数字就明显过多了,你可以把这些时间用来做其他更重要的事。这样你就可以把每天查阅的次数设为一天5次,也可以是一天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
接下来就是检测,看这个限制适不适合你,它有没有影响到你跟别人的交流,能不能帮你腾出时间做其他事?只需一周,就能看到成果。如果这条限制不适合你,那么就再稍微进行一点调整,直到适合你为止。
这里只是以邮件为例,我们还可以把这种方法推广到工作中的其他事情上,如果你对每件事情都设立限制,直至成为你的习惯,那么你就拥有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因为你一直在做最重要的、最关键的和最简单的。
tips:以下为8个提升工作效率的小技巧。
(1)每周的最后一天,规划一下下周要做的事。
(2)对所做的事都预先定下完成时限,不要随便接受一个不可能的限期。
(3)避免做出“多少时间都可以”之类的大方表现。
(4)凡是在要与不要之间的东西,都是可以不要的。
(5)凡事只做一次,不要觉得多做几次就会更好,就像改衣服,只会越改越差。
(6)如果用手做比用电脑快,用手吧!
(7)拖延会产生压力和焦虑,不要等“最恰当的一刻”去做某事。
(8)不要把办公场所弄得太舒适,这样会模糊上班下班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