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的法则

2019年8月23日21:47:36时间管理的法则已关闭评论

在时间管理上,要兼顾长远性与急迫性,要高度重视对眼前虽不紧急但有深远影响的事务的处理。

对时间进行管理是珍惜时间的有效途径,但是要做到对时间进行有效地管理,还应掌握一些关键法则,

优先重要法则

我们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只会把自己忙得焦头烂额。最聪明的做法,就是把十分有限的时间用在刀刃上,发挥时间的最大功效。

优先做重要的事情,再做次要的事。优先保证做最重要的事的时间,就能优先保证做好最重要的工作,从而能够从大局上控制时间的价值。

例如,对要做的事可进行A、B、C分类,C类是不必做的事;B类是可请他人代做的事;A类是必须自己亲自完成的事。A类事中又分为A1、A2、A3等各种级别。

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优先做好最重要的事,这是效率专家艾维·李教给美国伯力恒钢铁公司董事长西韦的妙法。因为这个妙法,艾维得到了25000美元的酬劳和随支票一道附来的短语:“我平生从未得到过如此大的收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任罗斯福总统机要顾问的霍普金斯先生,当时精力衰竭,每走一步都要忍受一阵痛苦,只能隔一两天工作几小时。他运用了这项优先重要法则后,把一切事务撇开,只处理最重要的工作。这不但没有影响他的工作,反而使他成为“盖世奇才”(丘吉尔的评价)。

长远重要法则

既要强调优先重要,又要强调长远重要。这是“时间管理学”的突破性理念,也是现今“时间管理学”的核心精髓。强调长远重要,即强调做“不急迫却重要而长久的事”。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虽然不是眼前最急迫的,但是对于长远、大局来说却是意义重大的大事。比如锻炼身体,是否锻炼眼前看不出多大差别,但是对于长远来说却极为重要,有极深远的影响,有些人吝于在这类事上花费时间实在很不明智。

在时间管理上,要兼顾长远性与急迫性,要高度重视对眼前虽不紧急但有深远影响的事务的处理。这一法则,把时间管理上升到了战略高度。

一举两得法则

一举两得、一石多鸟,在同一时间内干成多件事,也是提高效率的妙招。很多时候,只要巧妙设计,都是能够做到一举两得的。比如,在走路时听英语,在看电视时织毛衣,或是像林肯那样在穿衣服时背首小诗……

一举两得,有很多方式。

一类是大脑与动作器官并用式。某个工人干钉木箱的活儿,他每敲一下钉子就背诵一个外语单词。一年过去了,他不但完成了工作任务,而且毫不费劲地记住了5000多个外语单词。加州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人在三年的开车时间里收听节目,就可以获得相当于两年大学教育的训练。

一类是大脑不同功能区并用式。如一边听音乐一边读报刊等。

一类是显意识与潜意识并用式。潜意识的活动往往觉察不到。在干某件事时,突然冒出其他的灵感,如果能及时地将这些灵感记录下来,可谓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再有,在睡眠中同样可以学习,国外有名的“超级学习法”就是在睡觉时收听外语录音,效果很好。普希金说:“不要急着做决定,只要睡一晚,就会涌出好的智慧。”很多名人都爱用这个办法。睡前给自己下达指令,睡醒后难题往往都能找到答案,这叫“一边睡觉一边成功”。

应当有意识地训练一举两得的本领,越训练这种本领就越强。

标本兼治法则

要想成为时间管理高手,不仅要掌握这样那样的时间管理的法则、技巧,还需要苦练治心治情的功夫。时间管理与情绪治理是彼此制约、相辅相成、同步发展的关系。

如果没有积极、兴奋的情绪,哪怕掌握了很多时间管理的法则、技巧也无济于事。那些对工作、对生活充满了消极、厌倦情绪的人,那些懒于奋斗、不求上进的人,发愁的不是时间不够用,而是如何打发时间。许多了不起的人物都是时间管理的高手,长年累月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的觉。能做到这些,与他们不断向上、力争上游的积极情绪是分不开的。

记住:当你产生了厌倦、怠惰的情绪时,如果不能及时地清除掉这些情绪垃圾,时间必定遭到浪费。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