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而且时间是不可逆转的,用一秒少一秒。人的一生何其短暂,除了学习和工作,还要在睡、吃、行等不直接产生价值的活动中花费很多时间。例如,人的一生几乎有一半的时间用于睡眠;吃饭才能保持生命的存在,那么吃饭时间加起来也要几年工夫;出门行走以及旅行又要几年;还有娱乐、节假日休息、养育子女、侍奉老人,至少也要几年时间。那么从有限的寿命中减去这些时间,还能剩下多少时间用于有效的工作呢?
据估算,假设人的平均寿命为65岁,一个人能留给自己的时间是其有生之年的17%,所以古代贤达总是慨叹逝者如斯夫! 时间是不等人的,然而时间是可以被支配和管理的。不同的人在相同的时长和环境下,其工作效能差异很大,可见管理时间对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时间管理就是在耗费相同时间的情况下,人们为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与有效性而进行的控制工作。学会合理地管理时间,可以提高单位时间的利用效率,可以做更多以及更重要的事。学会管理时间,可以克服时间上的浪费,使工作效率和效果最大化。能够高效率地工作,其实质就是把生命长度相对延长了。
在调查了美国的3000名职业经理人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学者发现,但凡成功的经理人都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对自己的工作范围有所限定,不把手伸得过长,尽量做好自己职责内的工作;二是对时间进行合理安排,最大限度地节约时间。
人们往往每天都有太多的事情要做:电话在响、客户来访、过10分钟有个会议、老同学要聚会、家中老人或孩子需要照顾等。每件事看上去都很重要,都要去做,一天到晚忙不完,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私人时间,结果还是忙不过来。这些看似急迫的事也许远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正是由于没有掌握时间管理和高效能的工作方法,才把自己置于焦头烂额的境地。
凡是高效能人士都具有强烈的时间观念,由于他们有极强的事业心以及成就欲,对时间就易有很强的紧迫感。因此,他们往往能自觉、科学地做好时间管理这门人生功课。
在哈佛管理百科全书中,就把“管理时间”作为管理者是否成熟的九项条件之一。
德鲁克作为著名管理学家,认为有效的管理者应具备五项要素,其中第一项就与时间管理有关。他说:“有效的管理者必须清楚时间应花在什么地方。他们所能掌控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他们必须懂得系统地工作,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时间资源。”他还提醒世人:“时间是最为稀缺的资源。要想妥善管理任何其他事物,就要先妥善管理好时间。”
一个人能否合理地管理时间,将能影响他事业的成败以及他对社会贡献的大小。
在《时间地图》一书中,罗伯·列文教授强调:“当钟表时间支配一切时,时间就变成了有价值的商品……诚如弗兰克林的劝诫,‘要切记:时间就是金钱’。”
直到今天,人们还是常常用“时间就是金钱”来说明时间的珍贵。要想计算时间的价值,可以用一个人一年的收入为准,计算出各自时间的价值。当然,不同年薪的人1小时或者1分钟的价值是不同的。看,时间是有价的,时间又是无价的,毕竟时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因为它不能蓄积,不能替代,流失了就没有了。
古语有云,“寸金难买寸光阴”,所以人们一定要学会管理时间,争取在相同的时间里比别人创造出更高的效益。那些高效能人士就是如此,所以才走上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