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时间管理误区,才能有效管理时间

2019年8月22日19:26:43认清时间管理误区,才能有效管理时间已关闭评论

时间管理并不是要把所有事情做完,而是更有效地运用时间。时间管理的目的除了要决定你该做些什么事情之外,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决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时间管理不是完全的掌控,而是降低变动性。时间管理最重要的功能是通过事先的规划,做一种提醒与指引。

“每个人都平等地拥有一天24个小时”。对这种平等拥有的时间,如何才能确实有效地利用呢?这就是管理时间的基本课题。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毫无目的地看电视或阅读杂志,总觉得无意义,但仍继续看下去,就连广告也全看了,直到夜深,变得身心疲劳,才抱着棉被入睡,但是,第二天又重复着同样的事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重复做这样的事,或是几个小时,或是瞬间,但事后回想起来,感觉非常空虚。

时间的死亡:事实上就是这个时候。这不单是比喻,时间真的也有生命,时间的死亡也不是不可思议的。在管理者的人生当中,让时间流失、死亡的状况时有发生。因为时间是眼睛看不到的东西,人们无从察觉,而唯有想到的时候,才深感可怕。

丧失的时间是无法挽回的。管理者必须避免落入各种时间管理的陷阱。在做好这项工作之前,管理者必须先认明自己将会遇到哪些时间管理的陷阱。

陷阱之一:工作安排分清主次

查尔斯·史瓦在半世纪前担任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期间,曾经向管理顾问李爱菲提出这样一个不寻常的挑战:“请告诉我如何能在办公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我将支付给你合理的顾问费。”李爱菲于是递了一张纸给他,并向他说:“写下你明天必须做的最重要的各项工作,并按重要性的次序加以编排。明早当你走进办公室后,先从最重要的那一项工作做起,并持续地做下去,直到完成该项工作为止。重新检查你的办事次序,然后着手进行第二项重要的工作。倘若任何一项着手进行的工作花掉你整天的时间,也不用担心。只要手中的工作是最重要的,则坚持做下去。将上述的一切变成你每一个工作日里的习惯。当这个建议对你生效时,把它提供给你的部属采用。这个建议试验时间的长短,由你来定。试验成功后,请将你认为这个建议所值的金钱数额,用支票寄给我。”

数星期后,史瓦寄了一张面额2.5万美元的支票给李爱菲,并附言感谢。

这件逸事给日理万机的管理者所带来的启示便是:应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以避免徒劳无功。

陷阱之二:不拒绝他人

当一个管理者应该学会拒绝他人。对于那些不合理的帮忙请求,或者无聊的应酬,管理者应该学会说“不”,因为这些事都将占用管理者大量的时间。

譬如在某一个极度繁忙的下午,某一女职员突然要求告假两小时回家,因为家具店将送一批家具到女职员家里,她必须回家开门并点收。面对着这种情况,一般无经验的管理者通常会采取下面两种对策之一:第一,断然拒绝这种不合时宜的要求,而不理会她的感受;第二,因担心触怒她,或是想充好人而勉强接受她的要求。

以上的对策都是不妥的,因为前者将引起主管与部属的摩擦并降低部属的士气,后者将显著地妨碍工作的进度。倘若管理者客观地权衡当时的情况,大概都会同意管理者在那个时候不应准假。但是,管理者应如何拒绝准假才不至于产生不良后果或使不良后果减至最小呢?有一种颇值得效法的说辞为:“我了解,当贵重的物品运到而无人在家开门,是一件令人担心的事。因此,只要有可能,我很愿意准假而让你回家。但问题是,我必须在明日之前交货。倘若我无法按约定的时间交货,将丧失一位大主顾。你是我的得力助手。不过,我倒有个建议。你何不打电话给家具店,请他们明天下午再送出家具?到那时我已交了货,你也有足够的时间回家处理私事了。”

当然,以上的答复可能仍然难以令该部属感到完全满意,但是她的主管至少已采用了最好的方式处理这件事。

此种方式具有下列5个好处:第一,他郑重其事地考虑她的要求,而非不假思索地一笔抹杀。第二,他向她表示,他了解家具的运送对她是多么的重要。第三,他耐心地向她解释,何以不准她告假。第四,他令她知道,她是一位得力的助手,这有助于提高她的士气。第五,他为她提供了解决家具运送问题的其他可行途径。

陷阱之三:习惯性拖延

在阐述这一问题之前,我们试举一例予以说明。

某天清晨,张三于上班途中,信誓旦旦地下定决心,一到办公室即着手草拟下半年的部门预算。他很准时地于9点整走进办公室,但他并不立刻从事预算的草拟工作,因为他突然想到不如先将办公桌以及办公室整理一下,以便在进行重要的工作之前为自己提供一个干净与舒适的环境。他总共花了30分钟的时间,才使办公环境变得有条不紊。他面露得意神色随手点了一支香烟,稍作休息。此时,他无意中发现报纸上的彩色图片十分吸引人,于是情不自禁地拿起报纸来。等他把报纸放回报架,已经10点钟了。这时他略感不自在,因为1小时已经过去了。不过,报纸毕竟是精神食粮,也是沟通媒体,身为企业的部门主管怎能不看报,何况上午不看报,下午或晚上则非补看不可。这样一想,他才稍觉心安。于是他正襟危坐地准备埋头工作。就在这个时候,电话铃响了,那是一位顾客的投诉电话。他连解释带赔罪地花了20分钟的时间才说服对方平息怨气。挂上了电话,他去了洗手间。在回办公室途中,他闻到咖啡的香味。原来另一部门的同事正在享受“上午茶”,他们邀他加入。他心里想,预算的草拟是一件颇费心思的工作,若无清醒的头脑则难以胜任,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应邀加入,就在那儿言不由衷地聊了一阵。回到办公室后,他果然感到神采奕奕,满以为可以开始致力于工作了。可是,一看表,已经10点45分!距离11点的部门联席会议只剩下15分钟。他想:“反正这么短的时间内也办不了什么事,不如干脆把草拟预算的工作留待明天算了。”

许多管理者都因无法免于张三那样的拖延恶习,以致到头来荒废了很多事情。

陷阱之四:事必躬亲

管理的实质其实是通过他人将事情办妥。可是,许多管理者却常常试图事必躬亲,这实在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毕竟,管理者的时间是有限的。他应集中大量的时间处理一些重要的事务,而将其余琐碎的事务交托给下属处理。若他事无巨细皆亲躬而为,则不但琐碎的事务将占用他的许多时间,致使重要事务也无法做好,而且这将剥夺部属发挥才能的机会。因此,“事必躬亲”就成为管理者的一个严重的时间陷阱。跨越这种陷阱的唯一途径便是“授权”。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