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德定理:若要经久不衰,切勿经久不变

2019年6月25日07:34:56里德定理:若要经久不衰,切勿经久不变已关闭评论

创新是第一生产力

企业界正流行一个说法:“你不射门,你百分之百没有命中率。”创新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主性的创造性活动,依赖于不同思想、意见的相互交流的撞击,依赖于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和真诚投入。正如英特尔公司的一位项目经理欧佩达所说的:“我们尽可能给予基层员工更多的责任,让他们比过去更多地参与公司的经营。”

企业作为一个经营运作体,靠获得利润来维持发展,每家企业都需要用常新的眼光关注这个世界的动态,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谋求拓展。只有不断地创新,企业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得到发展;不创新,企业就没有生命力。因此,企业的创新思维就是新的生产力。

1984年以前的奥运会主办国几乎是“指定”的。对举办国而言,往往是喜忧参半。能举办奥运会,自然是国家民族的荣誉,也可以乘机宣传本国形象,但是以新场馆建设为主的强大硬件软件的投入,又将使政府负担巨大的财政赤字。奥运会几乎变成了为“国家民族利益”而举办,为“政治需要”而举办。

直到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美国商界奇才尤伯罗斯接手主办奥运,他运用其超人的创新思维,改写了奥运经济的历史,不仅首度创下了奥运史上第一笔巨额盈利纪录,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套“奥运经济学”模式,为以后的主办城市如何运作提供了样板。从那以后,争办奥运者如过江之鲫,就连一些比较贫穷的第三世界国家也怦然心动,趋之若鹜。

此届奥运会也开创了民办奥运会的先河。因为,洛杉矶市政府在得到主办权后即作出一项史无前例的决议:第23届奥运会不动用任何公用基金。这就是一个创新。

尤伯罗斯接手奥运之后,一切都要是从零开始,奥运组委会可以说是一无所有,没有秘书、没有电话、没有办公室,甚至连一个账号都没有。尤伯罗斯决定破釜沉舟,他以1 060万美元的价格将自己旅游公司的股份卖掉,开始招募雇佣人员,然后以一种前无古人的创新思维定了乾坤:把奥运会商业化,进行市场运作。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就此展开:

第一步,开源节流。尤伯罗斯认为,自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规模大、虚浮、奢华和浪费已成为时尚。他决定想尽一切办法节省不必要的开支。首先,他本人以身作则不领薪水,在这种精神感召下,有数万名工作人员甘当义工;其次,延用洛杉矶现成的体育场;再次,把当地3所大学的宿舍作奥运村。仅后两项措施就节约了数以十亿美金。点点滴滴都体现其创新思维的功力、胆识。

第二步,声势浩大的“圣火传递”活动。奥运圣火在希腊点燃后,在美国举行横贯美国本土1.5万千米的圣火接力。用捐款的办法,谁出钱就可以举着火炬跑上一程。全程圣火传递权以每千米3 000美元出售,1.5万千米共售得4 500万美元。尤伯罗斯实际上是在拍卖百年奥运的历史、荣誉等巨大的无形资产。

第三步,狠抓赞助、转播和门票三大主营收入。尤伯罗斯出人意料地提出,赞助金额不得低于500万美元,而且不许在场地内包括其空中做商业广告。这些苛刻的条件反而刺激了赞助商的热情。一家公司急于加入赞助,甚至还没弄清所赞助的室内赛车比赛程序如何,就匆匆签字。尤伯罗斯最终从150家赞助商中选定30家。此举共筹到117亿美元。最大的收益来自独家电视转播权转让。尤伯罗斯采取美国三大电视网竞投的方式,结果,美国广播公司以2.25亿美元夺得电视转播权。尤伯罗斯又首次打破奥运会广播电台免费转播比赛的惯例,以7 000万美元把广播转播权卖给美国、欧洲及澳大利亚的广播公司。门票收入,通过强大的广告宣传和新闻炒作,也取得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第四步,出售以本届奥运会吉祥物山姆鹰为主的标志及相关纪念品。

结果,在短短的十几天内,第23届奥运会总支出51亿美元,盈利25亿美元,是原计划的10倍。尤伯罗斯本人也得到475万美元的红利。在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向尤伯罗斯颁发了一枚特别的金牌,报界称此为“本届奥运会最大的一枚金牌”。

这就是所谓的“创新就是生产力”。

在新经济时代,不论国家、企业还是个人的生存环境或成功规则已经发生了急剧的变革。唯有那些具备较多创新因子的组织和个人,才懂得如何在动荡混沌中灵活应变,把握先机,成为变革中的成功者。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