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的任务是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对项目实施全方位、 全过程的管理活动,使其在一定约束条件下达到投资、进度、 质量和安全的最佳实现。 项目管理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建立项目管理组织。
明确各参与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关系和联系渠道,选择合适的项目组织机构及实施形式,做好项目各阶段的计划准备和具体组织工作,聘任项目经理及有关职能人员。
(2)投资控制。
编制投资计划(业主编制投资分配计划,施工单位编制施工成本计划),审核投资支出。 分析投资变化情况,研究减少投资的途径,采取投资控制措施,将投资控制在计划目标内。
(3)进度控制。
包括制定科学的方案、编制合理的计划和实施有效的控制三个任务。 编制满足各种需要的进度计划,绘制项目网络图,安排好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和开工、 完工时间,确定关键线路的时间; 检查计划进度执行情况,处理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协调各有关方面的工作进度,必要时对原计划做适当调整。
(4)质量控制。
包括制定各项工作的质量要求及质量事故预防措施、建立质量监督与验收标准、控制质量三个方面的任务。 规定各项工作的质量标准,对各项工作进行质量监督和验收,处理各类质量问题。
(5)HSE管理。
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保护,简称HSE管理。 保护产品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健康与安全是项目最低限度的要求, 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方针,建立安全控制的组织机构, 明确安全职责,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惯例,编制程序控制文件, 实施安全控制并提供相应的资源, 正确处理安全事故。 西方发达国家尤其重视HSE管理,如果投标方案中缺乏科学合理的HSE内容,即使技术方案很好、报价很低,也不会中标。 如上海塞科乙烯工程确定HSE六个“零”目标: 死亡为0,损失工时为0,可记录事故为0,火灾为0,车辆事故为0,环境泄漏为0。
(6)合同管理。
参加合同谈判,起草合同文件,签订及修改合同,处理合同纠纷和索赔等事宜。
(7)信息管理。
明确参与项目的各单位之间以及本单位内部的信息流,规定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手段, 明确信息传递的形式、时间和内容。
(8)风险管理。
对项目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和系统评价,提出风险防范对策及应急应对方案,形成一套有效的项目风险管理程序。
项目过程分为项目管理过程和产品导向过程。 产品导向过程通常用项目生命周期来定义, 项目管理过程包括启动过程、规划过程、执行过程、监控过程和收尾过程,这些过程借助各种工具和技术,应用各知识领域的技能和能力。
启动过程组: 获得授权,定义一个新项目或现有项目的一个新阶段,正式开始该项目或阶段的一组过程。
规划过程组: 确定项目范围,优化目标,为实现目标制定行动方案的一组过程。
执行过程组:完成项目管理计划中确定的工作以实现项目目标的一组过程。
监控过程组: 跟踪、审查和调整项目进展和绩效, 识别必要的计划变更并启动相应变更的一组过程。
收尾过程组: 为完成所有过程组的所有活动以正式结束项目或阶段而实施的一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