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过程,管理者需要对影响项目成败的各种因素了然于胸。
1.理性决策是项目选优的本质
做出理性决策的过程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对多个选项进行优先排序的过程。最佳选项升至序首,而最差选项则降至序尾。
2.选择项目的五项规则
(1)明确定义的选择准则。选择项目要遵从明确定义的选择准则。这些准则应用大号的黑体字写出,并张贴在会议室的墙上。项目评估及筛选决定就在这样的会议室里进行。每次筛选会议开始,评估人员应按仪式要求复述这些准则。在会议过程中,大家不应为某一机构“能够”发财的可能性而分散注意力,而应按选择准则的要求,集中分析这个机构是否“需要”来发这个财。
(2)遵循项目筛选的程序。选择项目不能随意地进行,应不断改进做法,并严格地遵循。即使是机构中的权威人士,也应遵守这些程序。只有这样,做出的决策才不会过于专断。程序中也应有检验步骤,否则,这些不负责任地推动某一项目的权威人士就会说:“因为当时它看起来确实是个好项目。”
(3)做好应对质疑的准备。涉及项目潜在收益和成本的所有结论都应受到质疑。项目支持者倾向于放过一些潜在的问题,他们绘出的项目收益图景总是典型的玫瑰色。同样,项目批判者总是用最糟的颜料来给项目图景着色,并会举出各种实例来支持自己的立场。防止过分乐观或悲观的最有效途径是就支持者和批判者的主要断言的准确性进行提问。
(4)任命一个项目筛选班子。所有项目都服务于多重目的,并有着多重影响。显然,项目筛选班子应由代表性较强的个体来组成。项目筛选班子应由反映工程、市场、财务和生产等不同方面的成员组成。
(5)项目核心人物参与项目选择。让项目的核心人物参与项目的选择,有两个原因:
一是如果项目经理在某项目选择中担当了某种角色,他们就会自动地在这个项目上押宝。当项目实施时,他们就会干劲十足地实现项目目标,因为他们参与了它的立项。
二是如果他们被视为局外人,他们就会被动地理解只是实施项目而已。这样不利于项目的实施。但也经常会看到,当项目的核心人物不理解项目的初衷时,他们就会让原有的理念顺应自己的看法,从而引起一连串的问题。
3.影响项目成败的三个因素
项目的成败受到四个方面的影响,即项目组内环境、项目组外环境、客户环境、自然与社会环境。从可控角度看,通常着重考虑前三个方面。
把前三个方面放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进行考察,就可以得到影响项目成败的因素。
(1)项目运行环境。多数情况下,项目组织并不作为一个单独的经济实体存在,它依托于特定的管理。相对于外部客户而言,这属于内部支持环境。理顺项目运行内部环境的内容包括:汇报渠道、财务联系、人力资源联系以及与公司内部其他职能管理机构的联系等。
(2)不脱离客观实际情况。在项目运作的过程中,尤其是各种计划的制订,要时刻记住不脱离实际。“头脑发热”或“市场压力”形成的不切实际的项目计划往往从计划开始执行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3)保证项目平稳运作。总体来说,在项目中引入大的变革时要尽量采取渐进的方式。变革涉及的活动包括过程的改进、新技术的引进、项目运作期间对组织架构的大幅调整等。这样的变革应该在事前进行足够的影响分析,必要时可以进行试点和评估,然后再全面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