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的功能是指协作供应链的职能,而不仅是单个组织的职能。以前,我们会认为从组织之外获取的资源是外部资源,但由于在供应链金融生态下,公司内外部发生了转变,我们把协作成员当成一个大整体。因此,这个整体之外的组织所提供的资源才能被称为外部资源。这样虽然与传统的观念有所相悖,但实际上融资手段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内部融资的选择性变多了。
供应链金融的功能主要有三点,如图1-1所示。
图1-1供应链金融的功能
(一)追踪供应链资金流
之前,企业与企业之间是竞争关系,在供应链金融生态下,它们开始展开合作,建立协作型战略关系。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企业的会计制度体系。在供应链金融环境下,会计处理所有相关流程的识别、测量与交流,还要向协作方说明流程的运作情况。
除了会计制度体系以外,传统中效率是测量绩效的重要指标,而在协作战略背景下,交付时间、缺货比率和交付柔性都有了一定的重要性。除了绩效指标以外,收益率和流动性等财务指标也应该加以考虑。
除了以上基础指标以外,不同供应链成员之间的金融资源流动是供应链金融的核心。能够追踪资金流动情况,是资源重新分配到更有效率的地方的一个重要前提。如果要识别、测量和交流真实的现金流数字,就必须追溯到支付的源头。这对于静态的资产负债表和收入表来说,其无法综合反映某一段时间内的现金流情况,因为这种方法并不能反映资金来源、使用和发生的时间,也不能揭示交易的原因。由于要想协作改进资金流管理必须能够正确反映资金来源、使用和发生的时间和交易原因,所以静态的资产负债表和收入表并不适合这一情况。
对于供应链金融来说,信息随时可得是至关重要的,而传统的静态会计核算方法总是以一季度、半年或者一年等周期为单位,难以跟踪持续的现金流。
要想使供应链金融成功实施,一个最基本的驱动因素便是建立正确的会计核算体系,也就是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混合。
所谓权责发生制,指的是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反之则不作为本期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指的是凡是当期实际收到的现金或者支出,都应作为当期应计的收入和支出,反之则不作为当期应计的收入和支出。
为了能够使供应链各成员追踪到价值创造过程中的支付交易,成员应该共同建立一个会计核算中心,从而获得相应的财务信息,避免信息偏误带来的分歧和风险。
(二)灵活有效运用金融资金
在供应链金融体系下,所有的物流职能都有可能产生协作投资,比如订单处理、库存、包装和运输等。当进行投资决策时,供应链各成员需要同时考虑费用和投资收益。费用易测量,投资则有以下特性,如图1-2所示。
图1-2 协作投资的特性
1.投资备选方案数量增加
协作投资就意味着各成员共同投资于某一对象,由于这件事情不能由一家企业做决定,那么,投资备选方案的数量也就增加了。我们打个比方,假如一家生产型企业想要加强采购流程,从企业自身来说,它可以投资建仓库,或者引入先进的货物处理流程。但供应链其他成员,尤其是与这家企业有着金融协作的重要供应商提出了一个新的选择:对供应商分销仓库进行联合投资,对于加强企业的采购流程会更有利。
2.最好的选择是为各成员提供最高价值的方案
要想向各成员提供最高价值的方案,就需要在权衡不同的方案时考虑成员的现金流情况。例如,供应商有两种订单跟踪体系可供选择,第一种在财务上非常具有吸引力,但从协作的角度考虑,供应商的客户与合作伙伴更倾向于另一种体系,因为它可以节省不少的费用且方便与合作伙伴进行联系,这样一来,第二种体系是更好的选择。
(三)扩大金融资源的源泉
供应链成员和服务提供商之间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需要进行支付,因此产生了融资需求,最常见的两种方式为内部融资与债权融资。
我们知道,供应链金融的一个本质就在于资金的流动,而传统上企业内部融资的分类是静态的,主要来源于资产负债表,也就是说,企业内部融资来源主要是企业的自有资金、未分配利润、折旧和资产置换。当我们从资金流动的角度来看待内部融资时,这种分类便不复存在,毕竟它没有发生资金的支付和流动。内部融资中的资金来源只代表一种现金流入,但在资产负债表中,利润不能代表现金,因为它不能用于花费。
债权融资有三种形式,如图1-3所示。
图1-3 债权融资形式
企业债权融资主要受公司信用等级、证券价格与债权人意愿等因素的影响。由于知识与资本的集中,供应链金融使各成员获得资本与融资成功的可能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债权融资的选择范围得到了扩大,链上企业融资的境况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