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管理问题与信息化问题一样,都是供应链金融中的重要内容,对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假如链上成员出现信用问题,整个链条就有可能受到波及,引发更大的金融问题。
信用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如图1-1所示。
图1-1 供应链金融的信用管理问题
1.企业与个人的诚信意识不强
在供应链金融中,很多中小企业经常出现拖欠债务、商业欺诈等现象,这导致链上各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都缺乏彼此的信任,也没有可靠的信用保证,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内部缺乏相应的信用管理和信用风险防范制度和措施。
2.社会信用系统建设处于初期阶段
社会信用系统的建设仍处于初期阶段,因此无法有效收集个人与企业的信用信息,也就无法准确评估,这导致对失信企业审核的疏漏。金融机构无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授信,无疑增加了融资风险。
3.尚未建立有效的失信惩戒机制
良好的失信惩戒机制能够通过记录并公开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加强市场交易中的信息对称程度,进而对各企业机构形成约束。惩戒措施包括经济手段和谴责手段。一旦发现有企业或个人出现失信情况,惩戒措施便可以让失信者承担名誉扫地的后果,更有甚者,则将其剔除出市场主流。
如果有上面所述的失信惩戒机制,社会信用体系将会更加健全,从而有效制约和降低不良信用,保护和激励良好信用的发展。然而,失信惩戒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失信者几乎不会受到太高的惩罚,付出的代价太小,导致某些企业和个人经常失信,给信用管理造成恶劣影响。
要想建立失信惩戒机制,一定要具备以下三个要素,如图1-2所示。
图1-2 建立失信惩戒机制
图中提到的市场联防机制,指的是由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公安以及授信机构参与的,确保失信企业和个人付出应有代价的机制。该机制会制作企业和个人的失信黑名单,以合法形式公开不良信用记录,从而使失信企业和个人付出应有的代价。
当然,除了建立失信惩戒机制以外,要想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还应当建立诚信的激励机制,使人们逐渐形成人人讲信用、重视信用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