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营销技术
商品类别管理:
商品类别管理是以商品类别为管理单位, 寻求整个商品类别全体收益最大化。 企业对经营的所有商品按类别进行分类,确定或评价每一个类别商品的功能、作用、 收益性、成长性等指标,在此基础上,结合考虑各类商品的库存水平和货架展示等因素,制订商品品种计划,对整个商品类别进行管理,以便在提高消费者服务水平的同时增加企业的销售额和收益水平。
店铺空间管理:
店铺空间管理是对店铺的空间安排,各类商品的展示比例,商品在货架上的布置等进行最优化管理。在ECR系统中,店铺空间管理和商品类别管理同时进行,相互作用。在综合店铺管理中,对于该店铺的所有类别的商品进行货架展示面积的分配,对于每个类别下的不同品种的商品进行货架展示面积分配和展示布置,以便提高单位营业面积的销售额和单位营业面积的收益率。
2 物流技术。
连续库存补充计划(CRP):
利用及时准确的 POS数据确定销售量, 根据零售商或批发商的库存信息和预先规定的库存补充程序确定补货数量和时间。
自动订货(CAO):
基于库存和需求信息利用计算机进行自动订货的系统。预先发货通知(ASN):生产厂商或批发商在发货时利用电子通信网络提前向零售商传送货物的明细清单。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
生产厂商等上游企业对零售商等下游企业的库存进行管理和控制,即根据零售商的销售和库存信息,判断是否需要补充存货。店铺直接配送(DSD):商品不经过配送中心,直接由生产厂商运送到店铺。
3 信息技术要素
EDI技术:
这是ECR 系统的一个重要信息技术。 利用EDI既可以在供应链企业间传递交换订货发货清单、 价格变化信息、 付款通知单等文件单据,也可以传送交换销售时点数据、 库存信息、新产品开发信息和市场预测信息等直接与经营有关的信息。
POS技术:
这是ECR系统另一个重要信息技术。 零售商可以利用POS系统进行数据分析, 掌握消费者购买动向,找出畅销品和滞销品,做好品类管理、库存管理、订货管理等工作。 生产厂商利用 POS数据可以把握消费者需要,制订准确的生产计划,开发新产品,分析零售商库存商品,进行供应商管理库存(VMI).
4 组织革新技术
企业内部革新技术:
把采购、生产、物流、销售等按职能划分的组织形式转变为以商品流程为基本职能的组织形式。 具体来说,就是把企业经营的所有商品按类别划分,对每一个商品类别设立一个管理团队,以这些管理团队为核心构成新的组织形式。
企业间的革新技术:
在供应链企业间建立双赢的合作伙伴关系。成本会计的革新技术:把按部门和产品核算成本的方法改为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方法,即ABC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