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炉法则的启示与例子: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2019年7月18日00:45:20热炉法则的启示与例子: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已关闭评论

热炉法则的启示

热炉法则指的是,严格的纪律是制胜的关键。每个组织都会制定出约束人们行为的准则,并且要求成员必须遵守,当一个组织的行为准则底线被突破时,必须给予恰当的惩罚。

热炉法则又称惩罚原则,是由西方管理学家提出的。这是将惩罚作为管理的一种基本方法:每个组织都会制定成员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当这个组织的行为准则底线受到破坏的时候,必须给破坏者以恰当的惩罚。

“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左传·昭公二十年》中郑国子产的话,也形象地反映出了西方管理学家提出的“热炉法则”。纪律是一切制度的基础,组织与团队要想长久存在,最重要的就是团队纪律,而团队纪律的维系需要通过严格的执行来完成。只有在执行法规制度时施用惩处原则,才能有效惩治破坏制度的人,让人们远离“热炉”。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在它面前人人平等,员工中的任何人触犯了都要受到惩罚。热炉法则的实际意义在于制度规定了人们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如果有人违反了规章制度,就如同碰触到灼热的火炉,让他感受到“烫”的处罚。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令出如山、不徇私情。热炉法则与奖赏鼓励之类的正面手段恰好相反,属于反面手段。

热炉法则的例子

古今中外,关于“热炉法则”的例子比比皆是。古有“孙武治军”,让士兵都明白了什么叫“热炉法则”;今有希望、海尔集团,让职员懂得了只有纪律严格才能铸就一流企业的道理。

为了能在市场竞争中长期站稳脚跟,并处于优势状态,希望集团的方针是“严厉和宽容”,具体来说就是“用钢铁般的纪律治厂,以慈母般的关怀善待员工”。所谓严厉指的是,在执行规章制度时绝不允许以下不为例为借口,也不允许将惩罚制度打折扣。有人建议希望集团的总裁陈育新将“严厉”改为“严格”,但却被陈育新拒绝。他认为,对企业的管理只有将严格上升到严厉的程度,才能表达他“钢铁般的”本意。

希望集团的严厉体现在制度的制定、执行和监督上。多年前,希望集团中的美好食品公司,连年亏损数百万元,陈育新接管过来后,第一年就转亏为盈,之后连年盈利达数千万,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转亏为盈靠的是什么?总经理杜诚斌道出其中的真谛:“靠‘员工十不准戒规’。”这些戒规条款近乎苛刻,但正是它的严格,培养员工形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保证了公司运转的高效率。

陈育新认为,严厉体现纪律,宽容则体现胸怀。公司在实行严厉政策的同时,要体现公平。通过严厉可以消除公司内部人员的各种不良现象,保证公司高效率运行,而且还可以发现人才、造就人才。宽容的前提是不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包庇和纵容,而且要让员工明白,在严格的制度下宽容是有限度的,而且宽容只会发生在提高认识之后。陈育新指出,他丰富的管理经验证明:只有建立在严厉基础上的宽容,效果才好;在宽容之后的严厉才更有力度。

陈育新之所以制定这样的方针制度,用意无非是希望全体员工在心目中形成一种强烈的观念:制度和纪律是一个不可触摸的“热炉”。

严厉的惩罚制度毕竟并非最终目的,而只是达到目的的一个手段,使用过多会适得其反。企业制订和推行惩罚制度,关键是要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并从技能培训和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着手,让员工对自己所受的惩罚心服口服。这样的话,“热炉”带给员工的就不仅是烫手,还会有温暖的感觉。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