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航道原理的启示与例子: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

2019年7月15日10:52:18改变航道原理的启示与例子: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已关闭评论

改变航道原理的启示

作为管理者必须有足够灵活的机动性,使决策适应当前形势。尤其是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要有应变能力,计划的总目标不变,但是也要顺应市场变化的形势而行。

改变航道原理是指航海家在航海中,由于环境不断变化,必须经常核对航线,一旦遇到情况就绕道而行的原理。运用到管理上就是说,计划工作承诺得越多,主管人员定期检查其是否出现问题或者和预期前景是否相符,以及为顺利达到目标而修改或重新制订计划就越重要。也就是说计划的总目标不变,但在向目标前进的过程中,有些因素可以因情况变化而随时改变。

人们都知道,一个成功的计划对于企业发展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任何一个管理者都希望自己制订的计划能够取得成功。但是结果往往不能如愿,只有少数企业能够如愿以偿,让自己的计划圆满完成。为什么这么多计划会经常失败呢?其实除了管理者自身制订的计划失误之外,还会受到无法控制的外在因素的影响。要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就要运用改变航道原理,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根据当前的实际形势,不断地改进或者重新制订计划。

计划制订后,制订者就要管理计划,促使计划实施。管理者要关注计划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以适应环境变化。尽管我们制订计划时已经预见了可能发生的情况,并且制订了应变措施,但客观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必要时就要运用“改变航道原理”,调整或重新制订计划。就像航海家一样,需要经常核对航线,一旦遇到危险情况就要绕道而行。

改变航道原理的例子

一家软件开发公司的刘经理有着多年的丰富经验。一次,公司安排他负责一家大型商场收款系统软件的研发工作。这个项目对他们来说规模较小,难度也不大,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项目时限非常严格。由于马上要开业,所以该商场明确要求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否则刘经理所在的公司就要支付巨额赔偿。虽然时间紧、任务急,但刘经理认为,这个工程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凭借自己的丰富经验,合理安排团队中每个人的分工,各负其责,就可以迅速投入研发,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编码,按时把所有模块组装起来。因此,在简单制订了工作计划后他就启动了项目。

在整个软件研发过程中,也正像刘经理预想的那样,并没有遇到什么大困难。所有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编码工作也在一天天接近尾声,通过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在项目进行到收尾阶段时,编码工作基本如期完成了。于是,刘经理开始组织人员,进行实施前的准备工作。但这时,他遇到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麻烦,很多在项目启动初期没意识到的问题都突显出来了。要对测试进行纠错,就需要重新调整人员分配,而他起初制订的计划并没有对各种突发性情况的应急预案,因此刘经理不得不重新调配人手,来做应急处理。

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刘经理意识到了应急预案的重要性。他及时分析了后续剩余工作,对之前的工作计划做了详细分析,并对各种突发性事件做了补充说明,又重新制订了相应的处理方案,最终才使得项目如期完成。

即使你的工作计划制订得再周密、完善,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将会面临许多意想不到的变化。将实际情况与计划进行对比,就能够尽早发现偏差,及时纠正,降低任务失败的风险。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