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物流的水平结构
根据物流活动发生的先后次序,可将其划分为4个部分:
①采购与供应物流。
采购与供应物流包括原材料等一切生产资料的采购、运输、仓储、库存管理和用料管理,这是企业为组织生产所需要的各种物资供应而进行的物流活动:采购与供应物流是生产准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产得以正常进行的前提:供应货物的数量、质量和时间会直接影响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而在其中所需的费用则直接构成产品的生产成本。因此,采购与供应物流不仅仅是一个保证供应问题,更进一步是以最低成本、最少消耗和最快速度来保证生产的物流活动。这一阶段的物流情况如图1.1所示。
图1.1 企业采购与供应阶段物流示意图
②生产物流。
生产物流包括生产计划与控制、厂内运输、在制品仓储与管理活动。这种物流活动是伴随整个生产过程的,实际上已经构成了生产过程的一部分。企业的生产物流是一种工艺过程性物流,一旦企业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和生产流程确定,企业物流也因此形成了一种稳定性的物流。生产物流的均衡稳定可以保证在制品的顺畅流转。生产周期的缩短、在制品库存的压缩、设备负荷均衡化都与生产物流的管理和控制有关。
③销售物流。
销售物流包括产成品的库存管理、仓储发货运输、订货处理与顾客服务等活动。它是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商品时,物品在供方与需方之间的实体流动。搞好销售物流是实现销售宗旨的直接途径。
④逆向物流。
逆向物流通常包括回收物流与废弃物物流。废弃物物流是指废旧物资、边角料等的回收利用以及各种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回收物流是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所使用的包装容器等从需方返回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废弃物物流是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2)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
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一般是按照管理层级来划分的。
①管理层。管理层的任务是对整个物流系统进行统一计划、实施和控制。其主要内容有物流系统战略规划、系统控制和成绩评定,目的在于形成有效的反馈约束和激励机制。
②控制层。控制层的任务是控制物料流动过程。主要包括订货处理与客户服务、库存计划与控制、生产计划与控制、用料管理与采购等。
③作业层。作业层的任务是完成物料的时间和空间转移。主要包括发货与进货运输、厂内装卸、搬运、包装、保管、流通加工等。
物流系统通过以上3个层次协调配合实现其总体功能,如图1.2所示。
图1.2 企业物流系统的垂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