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港口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2023年2月19日13:47:32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港口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已关闭评论

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港口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见表1-1)。

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港口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表1-1 港口分类

(一)按用途分类

1.工业港

工业港是指吞吐的货物中绝大多数货物是工业用货物、能源、粮食、煤炭、矿石、木材或者是机械、配件等。例如秦皇岛港、连云港煤炭码头、大连原油码头、马尼拉木材输出港(菲律宾)、哈尔克岛港(伊朗)等。

2.商港

商港是供客货运输用的港口,也称贸易港,例如香港港、新加坡港(新加坡)等。目前,随着港口工业功能的不断强化,商港的部分功能和工业港的部分功能混合,根据功能混合的程度分为纯工业港和工商混合港。

3.渔港

渔港是供渔船停泊、卸下捕获物和进行补给修理的港口。例如沈家门渔港、北海渔港、圣约翰斯港(加拿大)。

4.军港

军港是专供海军舰艇使用的港口,例如旅顺港、海参崴港(俄罗斯)、珍珠港(美国)、横须贺军港(日本)等。

5.避风港

避风港是供船舶躲避风浪使用,也可以补给淡水、食物等或进行小规模修理。

6.旅游港

旅游港是为游艇停泊和上岸保管使用,例如丹江口旅游港、维多利亚内港等。

(二)按所在位置分类

1.内河港

内河港设置在天然河流、人工运河、湖泊或水库之内,是内河船舶停靠、装卸、编解队、补给及修理的场所,简称河港,例如,九江港、南京港等。

2.湖港(包括水库港)

湖港是建筑在大湖泊(或水库)的港口,水深一般较浅,水位落差不大,只能停泊小型船舶,规模也较小,例如鄱阳港、大津港(日本)、多伦多港(加拿大)等。

3.海岸港

海岸港位置在海岸、海湾或沿岸泻湖之内,主要为海船服务,例如青岛港、上海洋山港区、宁波北仑港区、釜山港(韩国)、神户港(日本)等。

4.河口港

河口港位于河口或受潮汐影响的入海河段,可兼为河船、海船服务,与内地联系方便,天然掩护较好。历史悠久的大港多属此类,例如上海外高桥港区、鹿特丹港(荷兰)、纽约港(美国)、伦敦港(英国)、汉堡港(德国)等。

(三)按在国际集装箱运输中的作用分类

1.干线港

干线港(HubPort)是指世界性的大型枢纽港,整个集装箱运输以跨洋基干航线为主,港口的集装箱不需要或仅有少量集装箱需要到其他港口中转,干线班轮多在这类港口挂靠,一次装卸较大数量的集装箱货物,周围中、小港口的集装箱通过支线运输的方式向这些港口集中或疏运。

这类港口的国际集装箱航线、航班数多,设备先进,泊位数量多,装卸效率高,同临近港口相比,有巨大的竞争优势,对集装箱的吸引力强。这类港口吞吐的货物,有相当比例(甚至占大部分)不是本港经济腹地所产生和消费的,而是属于转运性质的。

2.支线港

相对于干线港而言,国际集装箱的干线班轮挂靠频度较低,大多由近洋航线和支线航班船舶在此挂靠作业,所吞吐的货物中,通常是本港经济腹地生产和消费,转运量很少。这类港口与干线港口之间有定期的支线航班运输。

3.地区性港

地区性港或称为喂给港,主要指更小区域的船舶运输服务的港口。一般规模较小,经济影响和辐射面有限,吞吐量也较小。集装箱班轮挂靠很少,通常集中周边地区的集装箱量,以频繁的、少量的喂给方式向干线港或支线港提供箱源。

(四)按装卸货物的品种分类

1.综合性港口

综合性港口指港口有多种专业码头,可装卸多种货物。

2.专业性港口

专业性港口指主要装卸某单一货物的港口,如专一吞吐煤炭、原油、粮食、木材等。一般说来,由于专业性港口采用专门设备,其装卸效率和能力比综合性港口高。

(五)按港口所承担的货物流向分类

1.腹地型港口

(1)内需型港口。内需型港口指城市的消费、生产和建设都需要大量货物的进口来保证,这些城市往往是工业生产中心,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能源物资进口(如日本港口);或是大陆型国家和地区,其经济腹地很大,需要大量的生产性和消费性的产品(如中国港口)。这类港口往往是货物航运的起点。

(2)外需型港口。它往往是矿产、农产品或能源产地的中心,或是大型工业中心,其加工的产品需通过港口大量外销,作为货物海运的起点。但一般而言,仅依靠原材料、矿产出口,尽管输出的货运量可能巨大,该港口也不会成为经济和贸易中心,而纯粹的加工产品出口在价值上可能较高,在数量上不会很大。

2.中转型港口

(1)枢纽港,吞吐货物以集装箱为主,港口规模大、航线密集、干线班轮挂靠频度高、吞吐量巨大。这类港口大多在国际基干航线的交汇点,具有优秀的区位优势。它们把周围国家和地区的港口作为其支线港,除了通过海运向周围港口集散外,还通过内河、公路或铁路向沿河港口或内陆集疏运,如香港港、汉堡港、釜山港等。

(2)中转加工型港口。中转型港口存在着向中转加工型港口发展的趋势,即充分利用其自由港政策,在港区内开辟各种加工产业,促使大量的中转加工件和商品的增值。从发展经济学角度,一个国家或地区不论是采用“进口替代战略”还是采用“出口导向战略”,这都是发展当地经济的重要手段。从进口的替代商品来看,在本国国土上参与了其中的部分价值创造,这就相当于本国的劳务出口和技术、土地资源的利用。从出口导向的产品来看,这又意味着本国资源禀赋所创造的价值(依附于商品之中)参与了国际经贸循环。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