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2021年7月23日14:56:43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已关闭评论

在质量控制中要采用一些基本原则,一切控制工具都是围绕着这些原则解决问题的。

1.预防原则

质量控制的主要目的不是设立检查站或关卡去发现或者找寻不合格品,而是设法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因为产品的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所以最有效的生产方针不是去找寻或去发现不合格品,而是如何设法使生产中不出或少出不合格品,这就是预防的原则。要预防就得考虑事件发生的概率和生产者或消费者所承担的相应风险。所以质量控制同概率和风险有着密切的联系。

2.经济原则

预防的程度可以是无止境的,但是这里所指的预防不是无条件的预防,而是在满足经济效益的前提下采取一切合理经济的预防措施。质量控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效的、预防性的控制工具和办法。这些工具在运用的时候除了要考虑产品方面有特殊的要求以外,还必须运用经济观点考虑如何选用这些工具,切不可大材小用或小材大用。因此,有时我们也可以放松预防而采用事后抽查,这将取决于经济核算的原则。质量控制是为生产服务的,必须在经济核算的原则下采取各种控制措施。各种控制和检查工具,每种都有它的经济使用价值,以供各种不同生产的需要。

3.协作原则

现代化工厂的组织和分工是很细的,而提高和控制产品质量的责任又和许多部门的职责息息有关。要发挥控制产品的最大效能,不能单靠把关、加压等压迫式办法,而应设法把各部门有关产品质量的职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各职能单位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积极的效能,共同为生产优质产品而努力。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