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原理是由著名的管理学家劳伦斯·J.彼得(Laurence J.Peter)所发现和总结出来的,作为管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幽默才子,他阅历丰富,博学多才,而且著述颇丰。根据对成千上万个组织中不能胜任的失败案例的分析,他归纳提出了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其具体内容是:“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
彼得因此指出,每一个员工由于在原有的职位上工作成绩表现好(胜任),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的职位;其后,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至到达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由此,他导出的推论是:“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的职工所占据。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达到不胜任阶层的员工完成的。”
也就是说,每一个职工都将最终达到“高处不胜寒”的彼得高地,在该处,他的提升商数(PQ)为零,而且变得不胜任了。到这时,他其实就从一个原本优秀合格的人才,变成了组织的拖累。
至于一个人如何加速提升到这个高地,彼得认为有两种方法:其一,是上面的“拉动”,即依靠裙带关系和熟人等从上面往上拉,进行不胜任的提拔;其二,是自我的“推动”,即该员工的自我训练和进步等,开始是胜任的,最后也会变得不胜任。彼得认为,前者是被普遍采用的,真正有能力的提升少之又少,只占很小的比例。这是组织的特性,与能力无关,与组织结构和利益的结合体有关。
由于彼得原理的推出,使得彼得在不刻意研究的情况下,就创设了一门新的科学——层级组织学。该科学是解开所有阶层制度之谜的钥匙,因此也是了解人类社会整个文明结构的关键所在。就是说,凡是置身于商业、工业、政治、行政、军事、宗教、教育各界的每个人都和层级组织息息相关,也都会受到彼得原理的控制。
不过,该原理的假设条件是:时间足够长,在五层级组织里有足够的阶层。
同时,彼得原理被公认为同帕金森定律有一定的紧密联系。两者都用于解释组织内的“消极规律”,同时为我们提出了解决的方法,警醒人们努力提升组织效率和个人的能力。
在对层级组织的研究中,彼得还分析归纳出了“彼得反转原理”:一个员工的胜任与否,是由层级组织中的上司判定,而不是外界人士。如果上司已到达不胜任的阶层,他或许会以制度的价值来评判部属。比如,他会注重该员工是否遵守规范、仪式、表格之类的事;他将特别赞赏工作迅速、整洁有礼的员工。总之,类似的上司是以输入(input)来评断部属,而不是实际的创造力和工作价值。他关注的是程序价值,而这恰巧是浪费组织效率的元素。这是一种讽刺的现象。
于是,对那些把手段和目的关系弄反了、方法重于目标、文书作业重于预定的目的、缺乏独立判断的自主权、只是服从而不做决定的职业性机械行为的人来说,他们会被组织认为是能胜任的工作者,因此有资格获得晋升,一直升到必须做决策的职务时,组织才会发现他们已到达不胜任的阶层。可是站在消费者、客户或受害者的观点来看,他们本来就是不胜任的,却无力阻止这种提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