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子案例举例
在北京的某条老街上,并排开着两家北京菜餐馆。一家是开了十多年的老店,另一家是刚刚开业不久的新店。老店已经有了较为固定的客人,而新店在最初开业的时候却是门可罗雀。渐渐地,老店的经理发现有一些固定来老店消费的人,竟然成了新店的常客。他想要弄清原因,于是找了个机会问了一个曾经的老顾客。
原来,在老店以招牌菜等旧有菜色“打天下”的时候,新店正在不断以新品京菜抢夺“美食家”的胃。在客人点餐时,服务员不是极力推销让客人多点一点儿,而是适时地根据客人的人数,提醒其适当点餐以免浪费。这样的逆常规销售的作法,让客人觉得很贴心,因此产生了再去光顾的意愿。
新店在经营上运用了逆向思维营销方式,懂得用“倒着走”的方式来分析思考市场的情况,抓住顾客心理,利用有悖于以往的“强硬推销”思维,给客人带去了舒适感和亲切感;同时,新店的经营者知道自己在典型京菜上不占有优势,于是就另寻他法,以新品京菜为卖点对抗老店的典型京菜,最终成功地获得了与老店相抗衡的固定消费群。
“倒着走”的逆向思维在市场营销中的运用还有很多,主要是通过与市场环境相异、与竞争对手相反或相逆的营销概念和产品设计、促销方法、广告宣传等手段达到营销目的。换句话说,“逆向营销”就是以自身独具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区别于市场上常见的传统营销方式,以客户为营销策略的主导,最终出奇制胜。
例如,在服装销售上,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去某家店买衣服的时候,店员一般都会极力推销某一款产品,在友好热情气氛的感染下,十有八九会慷慨买下,买回去后可能会因为不喜欢而再没穿过。然后,再也不去那家店铺。相反,有些店铺的销售策略与常规店铺的方法背道而驰。当人们进入其店铺的时候,如果客户看中了一款衣服,但穿起来的效果很不理想,店员就会适时地委婉加以提醒,建议让客人再看看其他款式的衣服,当客人左右为难无法作出决策时,店员会依据客人的年龄、体形向其推荐适合的款式,客人通常会高兴地买下,并向周围人自动进行宣传。贴心的先远后近,往往会令一些消费者感到非常温暖,进而产生亲切感,使其成为某种产品的固定消费群。
逆向营销与一般营销方式的不同之处是,其属于外向型经营,对未来的市场走向具有一定的预测性,讲究把握现在和未来的点滴。换言之,逆向思维营销就是要在现有的条件和环境中寻找可利用资源,并把可能发生的事情纳入营销策略中。
举个例子,2010年,中国的网吧市场进入了降价时代。位于上海最繁华的商业区徐家汇的武老板,不得不面临跟周围很多竞争对手激烈对抗的窘境。上网价格还有多少下降空间?对手们是否还会继续降价?这些情况成为困扰武老板的问题。由于附近有一所高校,降价后的各家网吧生意都异常火暴,出现排队情况是常有的事。怎么办?武老板在仔细比对了自己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后,竟然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涨价!上网价格每小时将上调2元。脑袋进水了吧,精神失常了?周围的竞争对手纷纷嘲笑他。可他不为所动,只是静待涨价后的结果。事情随后的发展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大量顾客涌向网吧,让武老板的店员有些忙不过来。
这次降价风潮中的逆势涨价,成为“逆向营销”的经典案例。每个人都有一点叛逆心理,当其他网吧都在降价的时候,武老板网吧涨价反而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心:你凭什么要比别人贵?当人们用挑剔的眼光消费时,武老板优越于其他网吧的资源就适时地发挥了作用:舒适的环境,流畅的网速,贴心的服务就变得物有所值。
经济学原理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情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有时候,从问题的反方向深入地进行探索,反而更容易达成目标。如果商家或企业真正懂得运用逆向思维营销,就可以化解市场上的绝大部分难题,变被动为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