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特征是通过对特定单位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会计信息,并对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监督。 财务会计工作依法有序地运行是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及国家宏观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
财务会计制度是财务会计工作规范的总称。 它是指在国家统一会计规范的指导下,由企业自行设计的旨在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原则、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 财务会计制度本身是一个系统,它应体现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会计工作基本条件方面的制度,包括会计科目及其使用说明;会计凭证的种类、 格式、用途及填制要求;会计账簿的种类、格式、钩稽关系及登记要求;提供会计信息的报表种类、结构、指标内容及编报要求。
第二,会计工作组织方面的制度,包括财会机构设置、岗位责任划分、人员配备的有关规定;会计核算的组织形式;处理会计事项的程序、会计数据在账表之间的转换方式;会计人员任免工作及档案管理的规定。
第三,会计工作管理方面的制度,包括成本计算、成本管理的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明确各部门经济责任、强化经济核算的制度;揭示问题及产生原因,寻求解决措施的会计分析制度;发挥会计预测、决策功能的会计预测、决策工作制度;鉴定会计人员工作业绩,以便实施奖励的会计考核制度。
财务会计制度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会计
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的基本形式。 会计是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统一。 会计制度要在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指下依照具体的规范化文件,组织会计的运作。 所以会计制度是会计理论与准则指导会计工作必不可少的媒介,是整个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没有会计制度,就不可能使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相结合,也就不可能实现会计的目的和任务。
2.企业会计制度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
一方面,会计制度是作为对企业经营活动的一种控制,包括记录和识别所有合法合规的经营业务,计量经营业务的价值,对经营业务进行适当分类,确立经营业务记录时间,在会计报表中公允地反映经营业务状况和成果;另一方面,会计制度中规定的各种会计方法和程序,本身有着控制的功能。
3.企业会计制度是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利用电子计算机的高速处理能力、庞大的记忆能力以及快捷的通信系统,经过整体化的设计、 广泛收集企业内外有关资料加以组合模拟,使之成为有用的经营管理信息,并迅速提供给管理人,或应企业管理当局的询问,立即予以解释答复。 这种信息系统是以会计信息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在这种信息系统下,各种业务记录都和会计记录相联系,并通过这种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所以,健全的会计制度是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
4.企业会计制度可以作为企业其他管理制度研究和改进的根据。
企业是一个独立的经济组织,以赢利为目的,必须不断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企业的业务活动大都与会计有关,会计记录中包含着一个企业经营活动的轨迹。企业的管理工作,如决策、计划、协调、控制、考核等,都必须利用会计资料;企业决策后,计划的实施也必须通过会计活动加以分解、 协调与控制;企业计划的完成情况也必须根据会计资料来加以考核。 所以,企业会计制度是企业管理制度中最重要的一种,会计制度覆盖了其他各种管理制度的要点。 会计既是一种管理活动,又是一种信息系统,以企业会计制度为基础, 提供准确、及时、完整的会计资料,由此,哪些管理制度要改进及如何改进就比较容易分析。
5.企业会计制度是实现现代企业发展战略的必要条件。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推行全方位、多角度发展战略,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现代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经营,经营项目多种多样,企业必须根据系统论的观点,设计出一套既符合企业全局发展要求,又照顾到企业中不同部门特殊要求的会计制度。 企业要实现规模化、多角度的发展,必须通过企业会计制度,使不同行业和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的经济资料相关并且可比,便于分析和汇总,使企业管理当局从总体上把握企业脉搏,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保证战略的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