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投资人巴菲特曾经有一句名言:“只有在退潮的时候,才能看出来谁没有穿泳裤”。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逐渐进入低增长时期,一大批僵尸企业悄然来袭。
这些僵尸企业经营不善、负债累累,在正常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早就应该被淘汰出局,但在某些地方政府和银行的庇护下却仍然浮而不沉。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严峻的下行压力,企业改革和金融体系改革举步维艰,潜在的局部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逐渐积累。僵尸企业的大量出现,严重阻碍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清理僵尸企业,是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2015年3月国务院总理视察国家工商总局时首次提到了“僵尸企业"这个概念。 随后,十八届五中全会后的首次国务院常务会会议上,处置“僵尸企业”成为会议的议题之一。在接下来1的2015年12月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僵尸企业的议题被再次提出:
对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或剥离重组,·对持续亏损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 “出清”,清理处置“僵尸企业"。
为什么这些企业会被称为僵尸企业呢?
要解释这个概念,首先要从僵尸的词源说起。 “僵尸"的英文是“zombie"。 根据牛津大辞典的解释,这个词源自西非,跟刚果方言中 “尸体"(zumbi)的发音很像。 在非洲等地的民间传说中,有些邪恶的巫师会用法术使已经死掉的人复活,但复活之后的人没有意识,没有灵魂,只能听命于巫师,成为巫师的奴隶,帮着巫师干很多坏事。要解除这种巫术,只能靠另一个法力更加强大的祭司施展法术,让死人真正死去。 随着奴隶贸易的扩散,关于僵尸的故事被带到欧洲和美洲,并逐渐成为流行文化的题材。
1968 年,乔治·A. 罗梅罗(George A.Romero)凭借一部《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的电影一举成名,也让僵尸的形象深入人心。 在电影中,僵尸的出现不再是因为巫师的法术,而是由某种病毒引起。 僵尸最让人恐怖的特性就是传染。 一旦被僵尸咬到,活人就会成为新的僵尸。
1987年,正在俄亥俄州立大学任教的凯恩(Edward J.Kane)创造了“僵尸银行"这一说法。 当时,美国有很多联邦储蓄和贷款保险公司(Federal Savings and Loan Insurance Corporation,以下简称储贷保险公司),其主要业务是管理存款保险, 同时兼有发放贷款的功能。 由于可以凭借优厚条件获得存款保险金,部分储贷保险公司在放贷的时候也就没有那么多顾忌,把大量资金贷给了并不满足资质要求的公司,承担了过多的风险。 结果,这些贷款大多成为不良贷款。 根据美国审计总署的数据,1984-1985年间,大概2有230家储贷保险公司的利润在每个季度都为负。 如果看净资本的话,大概有450家储贷保险公司的净资本在这期间始终为负。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成了日后应对僵尸企业的经典桥段。 为了帮助这些机构,1986年3月,美国银行监管部门规定,储贷保险公司可以将实际损失慢慢地分布到几年时间内体现,并且把资本金要求从.5.5%下调到4%。 在部分国会议员看来,储贷保险公司一直以来都在服务美国的经济发展,而且最近的表现还不错,不能让它们就这么倒闭。囿于强大的政治力量,1986年,政府拿出了 150亿美元来帮助这些储贷保险公司。到了 1987年,政府又要拿出107.5亿美元帮助出问题的储贷保险公司补上窟窿。
这些扶持非但没能解决问题,反而让僵尸企业更加猖狂。 在市场上,它们用比同行更高的利率吸收存款,又用比同行更低的利率去放贷,搞得整个行业乌烟瘴气,那些按规矩办事的储贷保险公司深受其害。等到1989年,这些公司的烂账已经彻底补不上了。 美国政府最终出台了 《金融机构改革、复兴和强化法案》(Financial Institution Reform,Recovery,and EnforcementAct),废除这些储贷保险公司,把它们管理存款保险的职能转移给了新成立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但是,此时采取补救行动已经有些迟了。 随着大量储贷保险公司被清算并走向倒闭,金融机构在为企业提供融资时变得格外谨慎。再加上当时美联储为了应对通胀而不断提高基准利率,总需求水平受到巨大冲击,最终成为引发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衰退的重要诱因。
凯恩教授写道:
尽管储贷危机的爆发原因复杂,但借助简单的动画和恐怖电影就能解释为什么储贷保险公司会陷入混乱。 在乔治·A.罗梅罗的 《活死人之夜》和《活死人黎明》(Dawn of the Dead)中,死尸爬出墓地,四处游荡,寻找猎物。
他们要找的是鲜活的生命。 当这些死而又生的 “僵尸”猎捕了其他活人,活人很快就死去,也变成了僵尸。很多储贷保险公司时常会变成僵尸机构。 这些机构已经资不抵债,其资产低于其储蓄负债的水平。 这些僵尸机构之所以能够生存,是因为它们通过政府担保的联邦存款保险机制,依靠纳税人养活。跑“僵尸企业” 的提法鲜明生动,从此不胫而走。 从现象上来看,所谓的僵尸企业,主要是指经营效益较差,已经处于连续亏损甚至资不抵债的境地,但由于金融机构或政府的 "输血",还能苟延残喘的企业。 日本、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出现过僵尸企业。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历了该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资产价格泡沫,当时仅东京的地产总值就相当于整个美国地产的估值。 最大的几家商业银行为此专门成立了住宅金融专门会社(简称住专),借钱给企业盖房,同时借钱给居民买房。 20世纪90年代初,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大量的房地产企业卖不掉房子,濒临倒闭; 许多企业的房产价值大幅缩水,有的甚至资不抵债;有些在房价高峰时期按揭买房的居民还不起贷款,出现违约。 住专因此出现了大量不良债权。 面对这些问题突出的住专机构,日本政府的做法跟当年的美国如出一辙。1991-1993年,住专公司的不良债权问题已经十分突出,但大藏省依然认为可以通过财政资金注入或减免“住专"负担等方式解决问题,凭空增加了后来的安置成本。 到了 1996年,如何处理住专留下的不良债权成为日本政府要解决的头等大事。
最终,在强烈的民意反对下,政府经过激烈的国会辩论,拿出6850亿日元处置这些不良债权。 许多学者认为这一时期的住专就是典型的僵尸企业,并且正是这些僵尸企业的持续存在,才导致日本经济出现连续十年的衰退。
21世纪初,美国航空业也出现了僵尸企业。 受“9·11"恐怖袭击的影响,美国航空业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谷。部分航空公司出现大面积亏损,有的甚至资不抵债。 但是,这些航空公司的债权人和股东却坚持为僵尸企业输血,不让它们倒闭。 政府更是全力支持,通过各种注资和优惠贷款,让处于困境的老牌航空公司得以存活。 由于航空运力始终无法真正出清,低迷的需求导致价格和成本长期倒挂,整个行业发展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再后来,受2008年次贷危机和2011年欧债危机的冲击,美国、韩国和欧元区一度出现了许多僵尸企业。 这批僵尸企业享受到的待遇就更好了。先是有政府刺激经济的政策支持,后来又得到央行调低利率提供融资支持,部分大型企业还能得到政府或央行的直接注资。虽然在一定时期内这些措施避免了经济崩溃,但得到扶持的企业中确有应该倒闭的企业。 这些僵尸企业占用了大量的信贷资源,最终影响到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复苏进程。 直到今天,受到僵尸企业的拖累,这些发达国家经济仍没有完全走出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