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与制度设计

2019年10月22日17:08:04滥竽充数与制度设计已关闭评论

战国时期,有一个南郭先生,虽然饱读诗书多年,但由于没有什么实际的本领,依旧是贫寒交加。无奈中,他铤而走险,面见齐宣王,声称要为齐宣王吹竽奏乐,发挥才能,为国效力。齐宣王一高兴,手一挥,南郭先生便成了300人乐队中的一员。刚开始,他还心虚,没多久,他便放心了,300人的乐队,谁会注意一个人呀!就这样,南郭先生在乐队中混了几年。几年后,宣王归天,湣王虽然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听独奏。看着其他乐手一一上殿演奏,南郭先生便待不下去了,于是在一天深夜偷偷溜走了。

这一成语故事有深刻的经济学含义。“滥竽”为什么能够“充数”?首先是因为齐宣王的听竽制度造成的。齐宣王的个人爱好决定了乐队是一个庞大的集体,在这样一个集体中出现南郭先生是必然的。一是因为这样一个集体存在着管理的漏洞,而管理漏洞恰恰是很多喜欢钻空子的人的“套利机会”;二是在这样一个集体中总是会存在“搭便车”的机会,南郭先生便有效地享用着这一机会。应该看到,这一制度从效率的角度讲,是失败的,但是这一制度有另外一个功效,那就是提供了充分就业的机会。而到了齐湣王,集体演奏制度变成了个人演奏制度。于是“套利机会”和“搭便车”的机会没有了,效率提高了,但就业机会却少了。南郭先生跑了,没准儿会到某一个地方成立反对派。因此,制度的设计既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考虑社会公平。

相比较而言,齐湣王设计的制度则是很合理的,有一根“竽”成了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最终还要看个体能把“竽”“吹”得怎么样,这就把齐宣王原本“物化”的标准“人化”了,从而使钻空子的人失去了套利空间。

我们要使南郭先生这样的懒人变得勤劳,就一定要改变制度。当齐湣王改变了制度,要一个人一个人地吹竽时,南郭先生只有两条路,或者努力学吹竽,或者被淘汰。南郭没有吹竽的天才,只好逃之夭夭。淘汰了南郭先生这样的人,就激励了其他人,效率也一定会提高。要使懒人变得勤劳,具体方法应该是这样的:

方法之一,实行效率工资。“效率工资”一词来源于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家发现,在发展中国家,较高的工资待遇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他们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普遍不良,因而较高的工资可以改善工人的营养,增强身体素质,这样也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但是很快经济学家们发现“效率工资”现象在发达国家也同样存在,原来的解释显然不合理。最后经济学家们统一解释为:较高的工资是企业为防止工人偷懒而采取的激励办法。在这里,工资构成了工人偷懒被发现进而被解雇的机会成本:工资越高,解雇的机会成本越高。为了避免过高的机会成本,就必须努力工作,以免因偷懒而被解雇。所以,较高的工资有利于减少工人偷懒的机会主义倾向。

方法之二,实行团体激励或惩罚。在团体合作的过程中,要测定或监督每个成员的业绩是不容易的,因而监督成本就会变高。替代的办法就是对整个团体的最终业绩进行评估,达到一个给定的目标时给以团体奖金,达不到则给以团体罚金。因为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奖金,谁也不愿意受罚,于是每个人就会努力工作。当然在团体活动中很难避免偷懒行为,如果奖金足够高,罚金也足够高,每个人在进行利弊权衡后都会减少这种偷懒倾向。

我们从上面可以看出,在故事中,南郭先生不学无术,只靠蒙骗来混饭吃的日子是不会长久的,最终他会失去饭碗;同时,我们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齐宣王本身制度的不完善才导致了滥竽充数的现象的发生。

人的懒惰或勤奋不是天生的,而是制度引导的结果。一种平均主义大锅饭制度可以把勤劳者变为懒人,一种有效率的激励制度也可以把懒人变为勤劳者。正如经济学家常说的:好的制度使坏人也会做好事。因此,政府要开发制定一套更完善的制度体系,以杜绝这种“滥竽充数”现象的再次发生。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