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决策制定常被描述为在若干个方案中进行选择,但是这句话有些简单化了,决策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是限于从不同方案中做选择,还包含了一系列的步骤,如图5-2所示。
1. 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
决策制定过程开始于一个问题或机会的存在,决策者必须知道哪里需要行动,尽力获取精确、可依赖的信息,但现实中问题和机会并非总是那么容易掌握,但如果我们掌握了问题的特征便可以做得更好,这3个特征是意识到问题、迫于压力采取行动、拥有行动的资源。
2. 识别目标
决策目标是指在一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条件下,在市场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所预测达到的结果。决策目标是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来确定的,因此,必须把握住所要解决问题的要害。目标体现的是组织想要获得的结果,明确所要获得结果的数量和质量。只有明确了决策目标,才能避免决策的失误。
3. 拟订备选方案
决策目标确定以后,就应拟订达到目标的各种备选方案。拟订备选方案,一是分析和研究目标实现的外部因素和内部条件、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以及决策事物未来的运动趋势和发展状况;二是在此基础上,将外部环境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内部业务活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等,同决策事物未来趋势和发展状况的各种估计进行排列组合,拟订实现目标的方案。
4. 评估备选方案
备选方案确定后即要从中选择出若干个利多弊少的可行方案,供进一步评估和抉择。管理者需确定所拟订的各种方案的价值或恰当性,并仔细考虑各种方案的预期成本、收益、不确定性和风险,从中确定最满意的方案。管理者要运用评估标准从多角度审视方案。评估的方法通常有3种,即经验判断法、数学分析法和实验法。
5. 做出决定
在决策过程中,管理者通常要做出最后的选择。尽管选择一个方案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实际上,作出选择也是很困难的。由于最好的决定通常都是建立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的,因此,管理者要做出一个好的决定则必须仔细考察全部事实、确定是否可以获取足够的信息,将备选方案同目标要求进行粗略的分析对比,权衡利弊,以选择最优方案。
6. 选择实施战略
实施是任何行动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为了使决策更好地落实就要制定相应的具体措施,保证方案的正确实施,确保与方案有关的各种指令能被所有有关人员充分接受和彻底了解,同时可以应用目标管理方法把决策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执行单位和个人,并建立重要的工作报告制度,以便及时了解方案进展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7. 监督和评估
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一个方案的实施过程可能是短期的也可能是长期的,那么在形势不断变化的同时就要不断地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以适应变化了的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