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效应: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的窗户玻璃

2019年7月2日10:31:18破窗效应: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的窗户玻璃已关闭评论

提高员工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企业制定出来的各种规章制度不能成为摆设。作为管理者,就应当以有效的手段保证其得以贯彻落实,一旦发现有人违规,必须加以惩治,绝不能手软。

为了促成遵守纪律自觉性的好风气,管理者应该采取以下几个明确的措施。

1.广泛宣传

许多管理者都想当然地认为:“这些规定谁都知道。”但是,新来的员工,甚至有些老员工,直到他们违反了某条规定时才听说有这么个规定。

国外有些企业的管理者按惯例给每个员工发一份公司规章,并让他们签署一份声明,表示已经收到、阅读并理解了公司的规章。这种做法很值得效仿。

2.保持镇定

无论违规行为有多么严重,管理者都应该保持镇定,不能失控。如果你觉得自己正在失去冷静,那你就应该等一等,直到自己冷静下来时再去采取行动。

怎样才能镇定下来呢?闭上嘴巴,待会儿再开口,做些拖延时间的事情。切记千万千万不要对员工大发雷霆。

3.调查了解

管理者不应无视违反企业规定的行为。如果你这样做,那你就是在向其他员工表明你不打算执行企业的规章与条例。你也不应该草率地惩罚或处分员工。在你行动之前,在你作出处理决定之前,你必须搞清楚发生了什么问题,以及员工为什么这样做。

4.私下处分

如果公开进行惩治,那么受处分的员工会因当众受批评而产生怨恨。

关于私下处理的规则仅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员工在其他人面前公开与你作对。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当众迅速而果断地采取行动,否则就有失去控制的风险。如果你不能果断地行动,你就会失去员工的尊重。

5.一视同仁

制定出的规章是让大家遵守的。管理者、员工都要遵守,若有违规行为,都会受到处罚。

6.坚决公正

坚决不是指粗暴或仗势欺人,不是指滥施压力和保住自己的地位,而是对员工和企业都要公道。对员工要公道是指有充分的根据。它包括解释清楚企业为什么要制定这条规章,为什么要采取这样一个纪律处分,以及你希望这个处分产生什么效果。

7.消除怨恨

记住,处分的目的在于教育,而不是惩罚。因此,管理者应该向自己的员工表示你相信他会改正错误。在执行纪律处分后以积极的调子跟员工谈话,将有助于消除员工的苦恼和怨恨的情感。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