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效应:认识自身短板,创造美好人生

2019年9月6日22:04:54木桶效应:认识自身短板,创造美好人生已关闭评论

水桶效应的扩展

1.提高专业技能,使自己具备和别人合作的资本和资格。

2.提高交际能力,使别人愿意接受你。

3.让自己的心胸再宽广些,这样可以多看别人的优点,多检讨自己的缺点。

4.保持足够的谦虚,骄傲自大不利于合作。

5.重视、尊重别人,要对别人寄予希望。

6.要多赞美别人,不要担心功劳被别人抢走。

7.要敢于承担责任,这样会得到更多的机会。

木桶效应如何弥补必要的短板

第一,做好人生的职业规划。

事后弥补短板,只是亡羊补牢,最好的避免短板的方法,则是在职业规划之初或者计划之始,就做好详细的预案,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与其盯着那一分钟后的检讨,不如抓住台下的十年功,在上台之前就把自己的能力修炼得尽可能全面。

就像找工作,一定要先择业再就业,不要盲目地为了就业而就业。否则,你进了职场才发现,原来自己全身都是短板,那时可就麻烦了。具体来说,就是要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即针对个人自身的性格、能力、特长、兴趣、潜能等情况,根据市场的行业发展与从业准则,对自己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测定,制订相应的计划,使自己成为一个容水量最大的木桶,带着自信走进职场。

第二,参加技能培训为自己充电。

一旦需要亡羊补牢,也就是说在发现短板之后,培训充电是非常及时的办法。我们可以选取适合自身情况和实际发展的培训方式,快速弥补自身发展的短板,改正缺点,同时强化优势。在现今的职场中确实有这样的一个规律,如果一个人缺乏持续的学习,他极可能会因为知识结构的老化而面临淘汰的尴尬境地。再优秀的人,也会逐渐出现相应的短板;再强势的长板,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成为跟不上形势的短板。为避免这种情形的发生,有意识地“充电”提高自身职场竞争力,是突破“瓶颈”、增加容水量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说到对于短板的弥补,我们可以看一看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例子。他就是一个有着致命短板的人。他小时候是一个胆小、脆弱的学生,在课堂上总是心慌意乱、胆小如鼠,有时候他甚至连正常呼吸都好像喘大气一样。一旦被喊起来背诵,立即就会双腿发抖,嘴唇也颤动不已;回答问题时更是含含糊糊,吞吞吐吐,前言不搭后语。

然而,他没有因为同伴对他的嘲笑而自卑。没有一个人能比罗斯福更了解自己,他清楚自己身体上的种种短板。他勇敢地用行动来克服先天的致命短板,甚至凡是他能克服的缺点他都克服!后来,他竟然能够当众演讲。虽然他的演讲没有什么惊人之处,也没有洪亮的声音或是威重的姿态,也不像有些人那样具有惊人的辞令,然而在当时,他确实是重要的演说家之一。

罗斯福在自己的致命短板面前没有退缩和消沉,而是充分、全面地认识自己,在意识到自我短板的同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在困境之中顽强抗争,不因缺憾而气馁,甚至将它加以利用,变为资本,变为扶梯,从而登上了名誉的巅峰。

自身的特长不容忽视

水桶定律提醒我们,弱项很容易拖累整体的全面发展,所以需要加以弥补;不过,如果过于专注对短板的加长,也极其容易让我们忽略自身的特长。因为我们如果把过多的精力用于弥补短板,就可能无暇顾及发挥自身的优势,使优点处于一种得不到重点“资源”投入的冷冻状态。有时候,如果能集中优势把某一项做精学专,反而更容易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

倘若我们换一种思维,将那些弥补短板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本身喜欢的、擅长的地方,效果会怎么样呢?是不是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呢?结果可能会大不一样!也就是说,在拿出资源去提升短板的同时,我们自身的特长也不容忽视。强项应该变得更强,让你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因为这可能就是你今后立足于这个社会的根本。同时,再在这个基础上去加长短板,效果才会更好。

比如爱因斯坦,他在小时候功课平平,不被老师喜欢,同学都说他是笨蛋,教他希腊文和拉丁文的老师还公开骂他长大后肯定不成器。但他对数学、几何和物理有着浓厚的兴趣,最后,他凭借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和努力,最终成为世界伟大的物理学家。

所以,我们应该辨证地看待木桶定律,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果判断失误,或者走极端,只顾想尽办法提高短板,结果可能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依然收效甚微。就像世界知名心理学家克利夫顿曾经说过的:“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成功,最主要是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优势。”

大凡成功的人,他们都善于挖掘自身优势并将其极致地发挥,然后再去弥补短板。每个人最大的成长空间,其实都在于他最强的优势领域。最好的状态是:短板不短,长板却是第一名。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