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红效应:为什么欧莱雅销量在金融危机时能逆市增长

2019年8月28日19:50:13口红效应:为什么欧莱雅销量在金融危机时能逆市增长已关闭评论

例子案例举例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各种商品均滞销,唯有女性口红销量不减反增,经济学家对此进行分析认为,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要之物”,能够给消费者以“安慰”,尤其是当柔软润泽的口红接触嘴唇的那一刻,于是将这种现象命名为“口红效应”。

2008年的世界性经济金融危机再度爆发,这又给“口红”市场带来了生机。根据相关统计,口红、面膜的销量在这一年中不断上升,同时美发、按摩等“放松消费”也人气大旺。

包括法国欧莱雅公司、德国拜尔斯多尔夫股份公司以及日本资生堂公司在内的全球几大化妆品巨头的销售额也切实地证明了这一点。其中,欧莱雅公司2008年上半年销售额逆市增长5.3%。

“口红效应”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经济现象,人们也常常称其为“低价产品偏爱趋势”。在美国,每当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就会呈现直线上升趋势。这是因为在经济大萧条的时候,人们的购买力也会随之下降,而口红作为一种比较廉价的消费品,人们对它有强烈的消费欲望,所以其销售额会不断上升。另外,经济的衰退会让一些人的收入降低,大宗产品消费的停滞会让人们相对来说出现一些“闲钱”,廉价品的消费反而变成了一种常态。

其实,“口红效应”只是人们众多消费心态中的一种,经济不景气带来的压力除了迫使人们转移消费视线外,也会让人们找到一些新的解压发泄方式,比如说,电影业的复兴、娱乐业的兴盛、应运而生的新兴行业的出现等。有学者总结出可以利用“口红效应”来拉动行业业绩的三个条件:首先,所售商品本身除了有实用价值外,要有附加意义;其次,商品本身的绝对价格要低;最后,商家要充分利用情境来引导消费者、刺激消费欲望。

2008年,在众多行业遭遇全球经济寒流的同时,快速消费品行业却因为食品、饮料、烟酒和化妆品等生活必需品的刚性需求,免受了经济危机的正面冲击。如2008年雅芳公司全年营业利润率增长3.7个百分点,由前一年同期的8.8%升至12.5%;而如新集团也迎来了创立以来业绩最好的一年,该集团在全球48个市场都有出色的表现。

经济学原理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危机——经济大萧条促使更多的经济学家研究和关注经济活动,力图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口红效应”理论应运而生。在经济不景气时,人们为了寻求心理上的慰藉,会转而偏爱廉价的非必要消费品,由此带动了一些行业春天的到来。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