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遭遇“沉没成本”

2019年8月23日21:09:47如何避免遭遇“沉没成本”已关闭评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在做任何重大决定的时候,都要进行必要的市场调查,不管是增添新的高科技设备,还是新产品的开发等。

(1)避免“沉锚”陷阱。

在做任何决定的时候,人的脑海中总会很快浮现出一个解决方案,而大脑的潜意识总会对这一解决方案非常重视,因而产生思维定势。这就提醒管理者在做决定的时候,不能一意孤行,垄断决定权,而应该集思广益,耐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尽量对问题做出客观有效的分析,不掺杂太多私人感情。最后,综合大家的观点,做出准确无误的判断。

(2)避免“现状”的陷阱。

很多人在现状面前容易乱了脚步。作为一个管理者,你的决定很有可能就是企业前进的风向标。但是,每个人在利益面前都会很自然地产生一种心态:要保护自己已经到手的利益,从而不再思考是否还有更具价值的利益等待开发。如何突破现状的迷雾,带领企业创造新的辉煌,是管理者应当深思的问题。为避免掉进“现状”的陷阱,管理者应该时刻保持清醒,不忘自己的目标,随时检查自己是否陷入了“现状”的牢笼,止步不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原地踏步就等于退步,就已经具备了被现实淹没的可能。那些已经不能再跟上潮流的产品和服务,那些已经落伍的管理观念和经营模式,那些已经残缺不全的市场意识和应变姿态,若不能随时更新,将很快丧失市场竞争力,也很有可能变成“沉没成本”。

(3)避免“所有人都赞同”的陷阱。

当有一天,你发现自己不管做什么决定,周围的员工都拍手称赞时,千万不能因此沾沾自喜,要看到“所有人都赞同”背后的问题:当所有人都赞同你的观点的时候,你就应当寻找新的员工了。因为已经没有人提反对意见供你作参考,他们要么是对这份工作不够了解,要么就是安于现状,不愿意思考。你所要做的就是招聘新的成员到公司来,为企业发展提供新鲜的血液和能量。在没人反对的环境中,做出错误决定的概率相当高。

从“沉没成本”中寻求教训

“殷鉴未远,在夏后之世。”任何一项“沉没成本”的形成都不会是偶然的,其中必然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如果处置得当,这些问题就会转变为宝贵的经验,帮助管理者在以后的工作中减少犯错误、走弯路的几率。牛奶之所以会被打翻,要么是因为牛奶的放置不合适,要么是当事人太粗心……管理者要做的就是找出导致错误的原因,在不脱离实际情况和摒弃主观意识的前提下,总结教训,寻找突破点。

不要被“沉没成本”控制,这种观点一直被北大人提倡。他们认为,过去的都是不可改变的事实,让它成为一种可借鉴的历史。管理者的一生有很多时间因为考虑决策问题而被浪费掉,可并非所有的决策都正确。因为你在叹息、懊悔的那一瞬间,光阴又从我们身边匆匆地溜走了,从头再来,从零开始,做正确的利己利企业的事情。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就成为管理者从“沉没成本”中寻求教训的基本信条。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