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惑力不够的诱饵: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019年8月22日14:10:32诱惑力不够的诱饵: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已关闭评论

【内涵小笑话】

一名妙龄女郎在动物园里闲逛,她走着走着,来到了猴子园面前,然而她却没有看到一只猴子。

“今天猴子们都跑到哪儿去了?”

“现在是交配时期,他们都回到洞里去了。”

“如果我丢些花生给它们,它们会不会出来呢?”

“我不知道,”管理员说,“如果是你,你会吗?”

趣评:在员工激励方面,物质激励并不具有长久的效用,当物质的需要被满足后,只有进而满足员工更高层次的需要,才能产生激励效果。

【知识链接】

在管理学领域,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很有影响的一种激励理论,该理论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可以将人的全部需要分为五个层次。

生理需要:食物、水、住所、性满足等方面的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保护自己免受身体和情感伤害的需要。

爱和归属的需要:渴望爱与被爱、友谊、相互忠诚和信任、和谐的人际关系、归属于某一群体的需要。

尊重需要:分为外部和内部两部分,外部尊重因素,如地位、认可和关注等;内部尊重因素,如自主、胜任和信心等。

自我实现的需要:发挥自身潜能、成长与发展、实现理想的需要。

【管理学这样说】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要是逐层上升的,当某一需要得到满足后,相邻的较高层次的需要就会占据统治地位。一个人在同一时期内可以同时存在几种需要,但总有一种需要占统治地位。低层需要比较客观,它是从外在的物质方面获得满足的,可以直接察觉到;高层次需要则难以辨认,不易发觉,它属于精神和情感层次的需要。

需求层次理论启示管理者:激励应该是一个动态的、逐步向上演进的过程,一系列不断变化的需要控制着员工的行为,管理者应积极了解每一位员工的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满足他们不同层次的需要,从而达到引导员工行为的目的。比如,对于希望从组织中获得安全感的员工,管理者便应该向员工提供雇用保证,完善退休金制度和健康保险制度;对于向往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员工,管理者便应该经常组织一些团体活动,培养大家庭式的企业文化;如果所激励的对象渴求个人实现,他们注重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管理者可以让其参与一些决策的制定,对他委派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为其制订完善的个人职业发展计划等。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