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服务质量管理是贯穿于整个服务传递系统的设计与运作过程的,而不仅仅依赖于事后的检查和控制。提高服务质量的方法与技巧很多,这里介绍两种常用的方法,即标准跟进和蓝图技巧。
(一)标准跟进策略
标准跟进是指将产品、服务和市场营销过程与竞争对手尤其是最具优势的竞争对手进行对比,在比较、检验和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
标准跟进法最初主要应用于生产企业,服务企业在运用这一方法时可从策略、经营和业务管理方面着手,在比较和检验的过程中,逐步从策略、经营和业务管理等方面确立自己的目标。
1. 进行策略方面的比较
将自身的市场策略与竞争对手的成功策略进行比较,寻找其相关因素。比如,竞争对手主要集中在哪些细分市场,竞争对手实施的是低成本策略还是价值附加策略,竞争对手的投资水平以及资源如何分配于产品、设备和市场开发等方面。通过一系列的比较和分析,企业将会发现以往被忽视的成功的策略因素,从而制订出新的、符合市场和自身资源条件的策略。
2. 有关经营方面的比较
企业主要集中于从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差异化的角度了解竞争对手的做法,并制订自己的经营策略。
3. 业务管理方面的比较
在业务管理方面,企业应根据竞争对手的做法,重新评估那些支持性职能部门对整个企业的作用。比如,在一些服务企业中,与客户相脱离的后勤部门,缺乏适度的灵活性而无法与前台的质量管理相适应。学习竞争对手的经验后,使两者步调一致,协同合作,无疑会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
采取标准跟进策略也需要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包括企业的能力、市场需求等。否则,盲目跟进可能会导致失败。
(二)蓝图技巧策略
蓝图技巧策略是借助流程图的方法来分析后勤到直接面对客户部门传递过程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分析服务人员与客户的接触点,从这些接触点出发来提高服务质量。服务企业欲提高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必须理解影响客户认知服务产品的各种因素,蓝图技巧则为有效地分析和理解这些因素提供了便利。蓝图技巧最先由萧斯塔克引入服务营销学中。通常包括4个步骤:
① 将服务的各项内容绘入服务作业流程图,使服务过程一目了然地、客观地展现出来。
② 找出容易导致服务失误的接触点。
③ 建立体现企业服务质量水平的执行标准与规范。
④ 找出顾客能看得见的、作为企业与顾客的服务接触点的服务展示。在每一个接触点,服务人员都要向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而顾客对服务质量感知的好坏将影响企业形象。
由于服务的不可感知性,客户常因担心服务质量难以符合期望水平而在购买时犹豫不决。企业为化解客户对质量风险的顾虑,可从以下几方面改进工作:
1. 集中强调质量
高层管理人员真正投入质量管理活动,包括履行承诺保证,在资源配置上支持质量管理活动;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全体员工树立质量第一的服务观点,自觉地为提高服务质量贡献力量。客户了解到企业内部的质量观及措施,会逐渐消除质量风险忧虑。
2. 重视人的因素
以人为中心的服务,其质量取决于人的操作技巧和态度,必须重视员工培训,让员工掌握新的服务技巧,改善服务态度。同时,管理者要创造一种能够得到员工支持的、对优良业绩给予奖励的环境,争取在员工满意的基础上让所有的客户满意。
3. 广告宣传强调质量
针对客户对质量的担心,在设计广告宣传时要形象地突出有关服务的质量特征与水平。例如,请现有客户“现身说法”,介绍自己购买服务后的心理感受。善用客户口碑,有时能收到比广告更好的效果。
4. 利用推广技巧
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服务质量不佳意味着损失。充分利用诸如免费试用、折价券、赠品和会员制等推广技巧,可以鼓励客户勇于尝试,以实际感受减轻甚至打消其担心损失的心理。
5. 善用口碑
研究发现,在选用服务产品时,顾客容易听取曾经使用过类似服务的亲戚或朋友的意见。因此,善于利用已有顾客的口碑能很好地增强顾客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