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对信息的使用而产生和发展的。 信息交流是人们使用信息的基本方式。 自从有了人类活动,就有了信息交流行为,也就有了社会信息管理活动。 人类社会的信息管理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这一时期信息管理的主要特征是: 信息交流活动是自发的、 无组织的, 信息记载材料是天然的,信息记录方法是手工的。 由于信息活动主要集中在个体层次上,社会信息量不大,信息管理活动也是零星的、片段的,主要是对信息载体进行封闭式的物理管理,而后信息管理主要集中在文献管理领域。
1.以文献为中心的信息管理
由于近代工业技术的进步,使得记录各类信息的文献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人类信息流愈来愈频繁。 这一时期信息管理的主要特征则表现为以文献信息为中心,以解决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与传播报道问题为主要任务,管理手段基本上是以人力和手工为主并辅以部分机械化作业。
2.以技术为中心的信息管理
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在数据处理技术上的突破, 将计算机应用从单纯的数值运算扩展到数据处理的广阔领域,为计算机在信息管理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各种信息系统应运而生,如50年代出现的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lectric Data ProcessingSystem,EDPS),60年代兴起的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System,MIS),70年代产生的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DS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 Auto-mation System,OAS)等。 由此形成了这一阶段的信息管理特点,即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管理信息系统为主要阵地,以解决大量数据处理和检索问题为主要任务。这一阶段的信息管理比较依赖信息技术,虽然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了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但是忽略了企业组织在进入战略决策高层管理之后更需要的是信息内容资源的利用,技术仅是解决问题方案的一部分,仅仅是一个手段而已。
3.以信息资源为中心的信息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人们愈来愈意识到合理开发与利用信息内容资源对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性。 因此,将信息资源作为一种经济资源、 管理资源、 竞争资源的新观念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被人们提了出来。 人们愈来愈认识到,人类开发信息系统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管理和决策水平。
以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中心的信息管理强调信息在战略决策和战略规划等高层管理上发挥资源的作用,强调信息管理不能单靠技术因素,还必须重视将经济和人文因素结合起来共同管理。 在管理和决策的目标驱动下,支撑信息资源管理的数据库技术、 数据仓库技术得到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 企业信息管理进入了一个重视信息内容挖掘、 全盘协调各种因素的崭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