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著名信息管理学家马尔香(Marchand)和霍顿(Horton)在《信息趋势: 如何从你的信息资源中获利》(INFOTRENDS:Profiting from Your Information Re-sources)一书中将信息管理过程划分为如下五个阶段。
1.文本管理阶段
文本管理即信息的物理控制(Pa-perwork Management:The PhysicalControl of Information)阶段(19世纪晚期一20世纪50年代)。在20世纪之前的漫长时期里, 人类信息管理的核心是对信息的物理载体进行管理,信息管理人员更关心信息载体的安全和保护而不是信息资源的传播和利用。 与此相对应,信息管理功能是低水平的和辅助性的。 进入20世纪之后,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张和多元化发展,企业内部生产和维护的文本越来越多,用于文本处理和维护的成本直线上升,大型国际化企业意识到有必要控制通信、报告和文字记录的支出,提高相关工作的效率,企业信息管理开始浮出水面。
2.公司自动化技术管理阶段
20世纪的60-70年代是公司自动化技术管理(Management of Corpo-rate Automated Technology)阶段。 该阶段企业信息管理的标志是电子数据管理、电子通信、办公自动化等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引进和应用,重点开始由信息载体演变为信息技术,主要目的是提高信息处理速度和效率。 20世纪70年代,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的出现和流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偏重信息技术的倾向,以信息资源为处理对象的数据库成为MIS的有机组成部分,信息管理也因此进入企业的管理层,赢得了企业管理者的认可。
3.信息资源管理阶段
20世纪70-80年代早期是信息资源管理(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Resources)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之后,发达国家的企业信息管理进入了信息资源管理时期,企业开始把信息内容本身看作是等同于人力资源、 物质资源和资金资源的战略资源,把信息管理功能视为等同于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能。 该阶段有这样一些特征:信息技术扩散到企业的所有领域;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开始朝着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信息技术规划成为企业业务战略规划的组成部分; 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的投入持续大幅度增加。
4.竞争者分析和竞争情报阶段
竞争者分析和竞争情报(Business-Competitor Analysis and Intelligence)阶段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由于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企业认识到必须有效地利用信息来制定更积极的战略,以便降低风险,维持或赢得竞争优势。 为此,企业开始研究和开发更复杂的能够支持企业决策的信息系统。 马尔香和霍顿认为,该阶段企业的信息管理官员开始进入企业决策层并被企业决策层所接纳,换言之,企业信息主管(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CIO)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
5.知识管理阶段
信息管理发展的高级阶段叫知识管理阶段,又叫战略信息管理(StrategicInformation Management)阶段。 知识本身被视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知识管理成为企业管理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所有管理层面得到采纳和运用。由于知识管理的深入人心,企业本身变得“聪明”起来。
应该说,马尔香和霍顿关于企业信息资源管理阶段的划分是基本符合事实的,在他们写作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信息管理才刚刚进入企业战略管理的视野,他们为此大胆地预测未来, 信息资源管理必然要发展到知识管理阶段,这是难能可贵和有远见的。
当然,他们的划分也存在界限不够清晰等不足,如20世纪80年代的短短10年时间居然被划分为两个阶段,而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几千年时间仅为一个阶段而已。 若再深入分析,可以看出,第四阶段“竞争者分析和竞争情报”与第三阶段“信息资源管理” 之间没有质的区别,可以归并为一个阶段, “知识管理”严格地说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形成的。 总结上述信息管理发展的五个阶段,可以归并为以文献为中心、以技术为中心、 以信息资源为中心的三个关注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