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局限性

2019年8月11日15:02:08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局限性已关闭评论

企业的管理思想是一个动态发展、持续演进的概念。 随着社会形态由信息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 企业的管理思想开始由重视效率和信息的无障碍流通向重视学习和知识的共享转移。 这种变化导致了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开始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为:

(1)信息资源管理仅仅关注显性知识和已存在信息的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无法对企业中常见的却难以表示或者难以共享的隐含信息进行管理。 这些信息存在于员工的大脑中,它是一种个人知识。 企业员工往往基于学习的需要而十分希望获得这种经验性的知识。 信息资源管理只关注已经存在的信息内容和信息载体的管理,而对获得、分析、利用、创造信息的过程本身即学习和创新意识却视而不见。 然而真正促进企业发展和进步的核心竞争力正是这种存在于员工大脑或者组织结构中的隐性知识。信息资源管理无法给予足够重视。

(2)信息资源管理只关注信息如何被高质量地提供给用户。

信息资源管理仅强调在适当的时候、 以适当的方式、向适当的员工提供适当的信息,而对用户获取信息的根本原因(即寻找解决某一问题的最佳策略)重视不足。 无法将信息和个人知识结构最准确地进行匹配,信息资源管理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就无法继续提升价值,企业需要新的增长点。

(3)信息资源管理缺乏对信息分布、信息流动规律、 信息需求规律、信息与企业文化的关系的研究。

由于信息存在时效性,信息资源管理无法从过去的信息中认识、提取和储存有价值的知识。信息更没有被当作企业的资产,无法进入企业资产管理,大大限制了其对企业资本升值的贡献作用。

(4)信息资源管理主要是一种自动化的思想。

人们利用管理系统改善了信息的处理效率,然而对公司员工自身素质的重视不足,没有认识到人和人的智力因素才是企业保持久生命力的核心因素。

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和企业内部学习意识的增强使得人们越来越无法忍受信息管理的这些缺陷和不足,人们急于寻找一种更为高级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将流动性大、 作用时效短的信息向较为固定的、 作用时效长、 价值更大的知识转移,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会因为社会变革和人员流动而丧失。

克服信息资源管理不足的方法就是实施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不是任何传统意义上的对人的管理,也不仅仅是对信息和显性知识的管理,知识管理更倾向于知识共享、 组织学习、智力资本管理和创新意识培养。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