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心理战:不捉“第二条泥鳅”

2019年6月23日13:07:28零售心理战:不捉“第二条泥鳅”已关闭评论

A和A+即使存在差异,在顾客眼中依然是同一个A

零售业同样如此。例如Francfranc这一汲取了时尚设计概念的家居装饰品牌,它把目标受众锁定为“25岁左右的都市单身女性”,自品牌创立以来一直得到了20至30岁女性的压倒性支持。Francfranc的母公司BALS(Basic Art Life Style)以“VALUE by DESIGN(设计创造价值)”为经营理念,向大众源源不断地提供了新的生活方式。

我在访谈BALS公司创始人兼社长的高岛郁夫时也引出了“不捉第二条泥鳅”的话题。对于我提出的“决不能把顾客昨日追求的东西提供给明天的顾客”的观点,高岛社长深表赞同。

他本人在整改公司产品时,曾向研发负责人下达了如下指示:“如果产品开发只是把现有的A改变成A+,那么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我们必须具有把A改头换面成B或者C的决心,只有持续这样的创新,才能让顾客保持新鲜感。”

当发现产品A成为热卖品后,人们总是不自觉地站在A的延长线上联想到A+。这是因为人在看到好的事物时,潜意识自动涌现出想要取其精华的冲动。然而,即使卖方眼中的A和A+存在显著差异,但在顾客看来却始终是同一个A。所以正确的产品研发是放弃对产品A的研究,全力开发新的产品B或者产品C。

实际上,Francfranc并不存在“基本款”的概念,这一品牌每年都会更新三成左右的产品,以此保证良好的新陈代谢。因为行业的区别,我们不能单纯地拿Francfranc新旧产品的更替速度和每年更新七成产品的7-Eleven便利店作比较。但经常为顾客提供新的创意产品,确实是Francfranc长年人气不减的秘诀所在。

前文提到的“黄金面包”虽然属于面包类产品,但却不像A+一样只是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略作改动,而是一款颠覆性的B类产品。正因如此,“黄金面包”才能在发售后获得食客的美誉。

7-Eleven自创业以来从未模仿过其他公司。我一度严令禁止员工们参观学习其他品牌的连锁便利店。当然我的本意并不是让员工完全无视同行竞争者,但若是单单要求“不可模仿其他公司”,则很难让人形成具象的概念。所以我才选择了“严禁观察其他门店”这一严厉的说辞。

7-Eleven全店的日均营业额约为67万日元,相比其他的大型连锁便利店高出了12万至20万日元。虽然同为便利店,7-Eleven的支持顾客却遥遥领先于同业的其他竞争者。其中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关系,从便利店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层面而言,7-Eleven坚持做到如下几个重要环节:主动寻找新的“泥鳅”;在向日葵大热之时播撒蒲公英的种子;摒弃A+,专注于开发B和C。

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商家必须寻求自我定位的差异化。在整个社会日趋富足的今天,作为“销售力”的重要一环,绝不能小觑企业自身的差异化优势。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