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
巨人集团刚刚成立时是以高新技术企业的名义进入市场的, 一开始它就发挥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巨大优势,公司在史玉柱的领导下创造了高达500%的年发展速度,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后史玉柱非常高兴 他决定带领手下的员工创造更好的业绩。
巨人集团在很短的时间内设立了 38家全资的子公司,实现了 300亿元的销售额,为国家上缴了4600万元的税款,成为一家具有相当实力的计算机公司。此后巨人集团又进入了房地产市场,他们决心建造一座巨人科技大厦。
当时房地产市场在国内才刚刚起步,因此建造科技大厦的做法绝对是个创举这个消息很快就引起了市场的极大关注。
很快巨人大厦就开始动工修建了这时的史玉柱被一种狂热的情绪所笼罩着,他想建中国的第一高楼。 于是他不顾巨人集团流动资金短缺的实际情况硬是要把原本18层高的大厦改建成70层高的大厦,可是他手里的钱根本就没有办法支撑这样的计划,因此他就把企业所有的资金都抽调过来盖大厦, 结果最终资金枯竭,大厦没盖成,公司也面临破产(虽然巨人集团一直没宣布破产,但实际上它的各项业务都停止了)。
名词解释
看上去前途一片辉煌的巨人集团因为资金问题而在一夜之间就倒塌了,“财务状况不良”这块“短板”让巨人集团在事实上破产了。 巨人集团的故事印证了经济学上的木桶效应,不管木桶再高再大再结实,只要有一块短板有问题,那它没有办法盛更多的水甚至是一点水都盛不了。
具体来说,木桶效应是指一只木桶具体盛多少水并不由桶壁上最高最长的那个木块决定,相反,它是由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 这说明一个社会或是一个组织的各个部分通常都是参差不齐的,而处于劣势的那一部分往往决定了整个社会或是组织的真正水平。另外,劣势的部分还决定着整体在竞争中最后的胜败,因此要想获得最大的收益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 自己的短板(劣势),努力进行改造,让短板也变成长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