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战略装车点:建设战略装车点的背景

2024年3月1日18:47:19什么是战略装车点:建设战略装车点的背景已关闭评论

什么是战略装车点:建设战略装车点的背景

(1)战略装车点的概念

战略装车点是新时期铁路现代化的装车作业场所,是以智能化的装载系统、大容量的仓储能力、高效规模化的作业方法为主要特点,能够集中存储、整列配车、整列装车、整列始发、对货物的发送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和重大意义的装车点。

(2)建设战略装车点的背景

随着铁路运输效率不断提升,挖潜扩能难度不断增大,铁路部门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思路,不断创新运输组织方式,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在此背景下,抓紧、抓好铁路货运站布局调整已成为铁路实施规模化、集约化运输,深入拓展挖潜扩能新空间的当务之急。

改革的根源在于:全路货运站规模偏小,布局分散,运力资源效率不高,浪费严重。货运布局的结构性矛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铁路规模运输发展的“软肋”。

资料显示,2005年全路年到发量5万t以下的货运站约有1000个,5万~10万t的货运站约有400个。这些小站占全路货运营业站总数的30%,但到发量仅占全路的1%。据统计,全路有近一半的煤炭发运站日均装车在5车以下。

此类小站工作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很低,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被浪费在内耗上,许多车站的成本支出远远高于运输收入。正是由于全路运量小的货运站大量存在、编组站布局和分工不尽合理以及检修资源比较分散,造成了货运中间技术作业环节过多,严重影响了机车车辆运用效率的提高。这种粗放式的运输方式意味着,虽然我国铁路运输总量、效率堪称世界第一,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货物运输分散作业、效率低下的问题。我们是靠大量的机车车辆、作业人员来维持宏大的货运总量。

然而,现实表明,我国铁路在客观上具备了大能力、高效率集中组织货物运输的条件。2005年,大宗物资运输已占我国铁路总运量的80%以上。在当时铁路机车车辆水平能够满足长距离运输需求的条件下,对于这些大宗货物来说,铁路完全可以通过适当集中货源、扩大装卸场地、改善装卸条件、建立集散基地的方式扩大运输规模。这样既能保证货源不流失,又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而整合小站,以大站为中心建立起营销网络,使货源集中于大站,减少中间站调车和取送车作业,枢纽和线路通过能力就会大大增加,这将大大有利于大站间开行直达成组列车,实现运输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由此可见,深化内涵扩大再生产战略,急需全路从源头上解决货运站布局不合理的问题。铁路货运站布局亟待优化,期待着由“收拢五指、形成拳头”的集约型方式替代“满地撒芝麻盐”的粗放型做法,期待着通过“优化组合法”,达到效率效益的“倍增效应”。

全路运输工作会议指出,今年全路运输系统将牢牢把握“两整合、一建设”目标:整合零担业务、整合运量小的货运站,建设战略装车点。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铁路货物运输需求特别是煤炭、石油、粮食等重点物资的运输需求全面攀升。在这种形势下,原铁道部党组向全路提出大力培育、加快发展战略装车点的战略思路,正是为了从货运组织的源头入手革除弊端,优化资源配置,在全路建立起一批煤炭、石油、粮食、钢铁、木材等重点物资战略装车基地,形成运输规模效应,使有限的铁路运力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

结合货运站整合,全路战略装车点建设将按照单一品类年发送量100万t以上、具备整列装车条件的标准,制订分区域、分品类的建设方案和推进计划,逐步组织实施。货源和去向集中、运量较大地区,以专用铁路和专用线扩建为主;货源和去向相对分散地区,以车站扩建为主。原铁道部强调,“两整合、一建设”既是铁路内部运输组织方式的优化整合,又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各单位要主动与地方政府协调沟通,取得理解支持,要按照稳定货源、方便客户、建整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稳步推进。

战略装车点的大规模建设将在全路铺开,铁路规模化货运组织改革拉开了大幕。战略装车点的建设是铁路扩充运输能力、实现规模化运输的有效途径。我们必须只争朝夕,在深化内涵扩大再生产中勇闯新路,破发展“瓶颈”,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做出更大贡献。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