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物流是指生产和流通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物品实体流动(GB/T18354—2006)。企业物流是物品从原材料供应,经过生产加工到产成品及其销售,以及伴随生产消费过程所产生的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的完整循环活动过程。企业物流是相对于社会物流而言的企业内部物流。
企业物流是一个输入、输出的自适应系统。企业经营活动的基本结构是投入—转换—产出,对于生产类型的企业而言是通过对原材料、设备、人力、资金等的投入,再经过制造加工,使之转换为产品或服务;对于服务型企业而言则是从设备、人力、管理和运营出发,使之转换为对用户的服务。同样,物流活动也是伴随企业的投入—转换—产出而发生的,相对于投入的是企业外供应物流,相对于转换的是企业内生产物流,相对于产出的是企业外销售物流。
(1)企业物流系统的输入
企业物流系统的输入是指企业生产活动所需生产资料的输入供应,即供应物流,它是企业物流过程的起始阶段,也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现代企业生产具有规模大、品种多、技术复杂等特点,再加上专业化、协同化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企业间的生产技术活动愈加密切。企业生产活动要素的投入,首先是生产资料的投入,能够适时、适量、齐备、成套地完成供应活动是保证企业顺利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供应物流具体包括一切生产资料的采购、供应和库存管理等。
①采购。采购是供应物流与社会物流的衔接点,它是根据工厂、企业生产计划所要求的供应计划制订采购计划并进行原材料外购的作业。在完成将采购的物资输送到企业内的物流活动的同时,它还要承担市场资源、供应厂家、市场变化、供求等信息的采集和反馈任务。
②供应。供应是供应物流与生产物流的衔接点,它是根据材料供应计划、物资消耗定额和生产作业计划来进行生产作业的活动。供应方式一般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传统的领料制,即用料单位根据生产计划到供应部门(或供应仓库)领取生产资料;二是供应部门根据生产作业信息和作业安排,按生产中需要的物料数量、时间、次序、生产进度进行配送供应。
③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供应物流的核心部分。库存管理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它要依据企业生产计划的要求和库存的控制情况,制订物资采购计划,进行库存数量和结构的控制,并指导供应物流的合理运行;另一方面,库存管理又是供应物流的转折点,它要完成生产资料的接货、验收、保管、保养等具体功能。
(2)企业物流系统的转换
企业物流的转换系统是指企业生产物流,也称厂区物流、车间物流等,它是企业物流的核心部分。企业生产物流包括:各专业工厂或车间的半成品或企业生产成品流转的微观物流;各专业工厂或车间以及它们与总厂之间的半成品、成品流转的微观物流。企业生产物流的外延部分,是指厂外运输衔接部分,它包括原材料、部件、半成品的流转和存放,以及产成品的包装、存放、发运和回收。企业生产物流系统起于原材料、配件、设备的投入,经过制造过程转换为成品,止于从成品库再运到中转部门或直接配送给用户或出口。企业生产物流并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与周围环境紧密相关,并且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吸进“营养”,并向社会输送产品和劳务的开放系统。
企业物流从原材料采购开始,必须经过生产过程的转换活动,才能形成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产成品,运至用户。物料经历着从一个生产单位流入另一个生产单位,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要求,组成企业内部生产物流,始终体现着物流实体的转换过程。
(3)企业物流系统的输出
销售物流是企业物流的输出系统,承担着完成企业产品输出的任务,并形成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反馈因子。销售物流是企业物流的终点,同时又是宏观物流的起点。宏观物流接受它所传递的企业产品、信息以及辐射的经济能量,进行社会经济范围的信息交易和实物流通活动,把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企业系统联系起来,形成社会再生产系统。如果不能很好地组成企业的销售物流,企业生产的产品就会滞销或脱销,系统的功能也就无法得到实现,经济能量辐射被破坏,产品的劳动价值将无法得到补偿和实现,产品也不能最终成为现实有用的产品。
销售物流是服务于客户的企业物流,其运行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客户的生产经营活动,也会给自己带来经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