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险管理的意义
1.企业可以通过风险管理以最小的耗费把风险损失降至最低限度,达到最大的安全保障。
风险管理是需要成本的,我们进行风险管理就是希望能够理解其中的投入产出关系,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一般而言,企业对风险管理投入成本,直接取得的收益的就是减少风险。这里的减少风险有两层意思:一是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二是即使风险发生了,通过管理减少它带来的损失。企业对风险管理的投入越大,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就会越小。我们需要寻找的就是一个平衡点,在这个平衡点上,企业每单位的风险管理投入所带来的风险收益是最大的,或者说风险损失是最小的。
2.风险管理能够为企业提供安全的生产经营环境,从而消除了企业及职工的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之中,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3.风险管理能够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任何企业都把盈利置于企业目标的首位,而实施风险管理正可以使企业获取稳定的、不断增长的盈利。
4.风险管理能够促进企业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减少决策的风险性。
二、风险管理的焦点
风险管理有三个焦点。
首先,风险管理是一个商业战略选择问题。一般而言,“高风险,高回报”——企业承担什么样的风险,相应就会有什么样的期望收益。风险管理的关键是确定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平衡风险和收益两者之间的关系,而对这二者的平衡就是一个战略选择。就这一点而言,从事风险投资的企业和商业银行就有截然不同的战略选择。风险投资是希望选择那些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投资要么不成功,要么就是一年30%甚至 50%的高额回报。风险投资型企业投资的十个项目有两三个成功就可能赚钱,并且是赚大钱,这就是风险投资的战略。但对商业银行而言,似乎从来不能进行这样的战略选择。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是什么呢?它只能强调“三性”,即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所以我们讲风险管理,是跟企业战略结合在一起的,企业选择什么样的战略,就应该选择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当然,风险管理也包含这样的含义:在不影响期望收益(即平均收益或收益的预期值)的情况下降低风险或在同等风险条件下最大化期望收益。
其次,风险管理通常需要量化风险。在从事风险管理的时候我们应当尽可能量化风险,量化期望收益,量化企业业绩。对这三者的量化其实就是为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制定了一个统一标准。如果说高风险、高回报,低风险、低回报都是企业的战略问题的话,风险和收益的度量工作则为战略制定后的实施和企业日常风险控制提供了可能。其实很多时候企业战略管理的难点不是在于远景使命的制定,而是在于远景使命制定后大家的认识。只有对很多问题提供一个量化的标准,大家才可能达成真正的共识。
最后,风险管理的第三个焦点问题就是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使得公司的规章、规则、制度得到贯彻执行,公司的目标得到实现,特别是要保证相关信息的完整性。因为信息完整是科学决策的基础,企业如果得到的是有偏差的信息,就很难作出一个正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