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信用违约不会导致总风险敞口的金额全部损失掉,债务人违约后债权人往往能够获得一定的补偿金额,补偿金额占总暴露的百分比被称为违约回收率(recoveryrate,RR)。与回收率相对应的概念是违约损失率(loss given default,LGD),违约损失率指的是债务人违约给债权人带来的损失的严重程度,反映了得到补偿后的净损失,因此,RR=1-LGD。一旦债务人破产,债权人有权获得剩余资产,而其债务的法律结构也影响债务最终能够收回的金额。
影响违约回收率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分为借款人状况、债务特征、制度、宏观经济状况等方面。
借款人特征指的是借款人的信誉、资本结构、净资产规模等;债务特征指的是债务的规模、偿付优先级、是否存在抵押质押担保;另外,制度也是影响回收率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的破产法和破产程序下违约债务清偿的结果也会不同。
(1)偿付优先级。
债权人的回收金额取决于债务人欠下的债务在所有债务中的偿付优先级,偿付优先级一般会在借款的相应条款中拟定,优先级越高回收率也就越高。对于股份制有限公司的破产,法律规定在破产宣告以后,由破产清算组接管公司,对财产进行清算、评估、处理和分配。大多数国家为解决公司的求偿权问题,在正式的破产程序中都会设置清算组,并根据本国国情为公司的债权人制定啄食顺序(peckingor d er)。啄食顺序表明企业破产时不同债权人索取补偿时的优先顺序,这就造成了不同类型债权人的补偿率差异。清算的收入要根据绝对优先原则分配,该原则规定了首先要对拥有最高优先权的债务人进行偿付,如果资金分给优先债权人后仍有剩余,再分配给普通债权人。
(2)债务人的资产状况。
一般来说,债务人资产的市场价值越高,回收率也越高;有形资产比无形资产的回收率高;增值空间大的资产或利润率高的公司,它的回收率也相对较高。
有时一个债务人会同时有多个不同种类的债务,这些债务由于其所受保护程度的不同,信用级别也相应不同。较低优先权的债券的评级一般会比较低,回收率也相对较低。例如,银行贷款通常是有担保抵押的,回收率比较高,通常在60%左右。而次级债务的回收率就要低得多,一般在20%—30%。
(3)宏观经济状况。
如果经济处于扩张阶段,公司的经营状况相对较好,即使公司破产,破产企业的资产价格也相对较高,回收率可能会比较高。相反地,如果经济处于衰退阶段,回收率就可能会比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