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像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人公别里科夫一样,每天心神不宁,心里默念着“千万不要出什么乱子”,可能真的就会像他一样,经历很多“乱子”。
在小品《相亲》中,赵本山在发表演说前,黄晓娟安慰他说:“你别紧张。”赵说:“嗯,我不紧张。”然后开始演说:“我叫不紧张。”观众大笑。
“空中飞人”瓦伦达擅长高空走钢索,有很多精彩的演出。然而,在一次为政府官员和多家媒体表演中他不幸坠落身亡。他的妻子回忆说:“我就知道他这次一定会出事。因为他上场前不停地说,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专注于走钢丝这件事,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什么。”
心理学家把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命名为“瓦伦达效应”。此效应的结果就是,心里反复念叨不要发生的事,反而发生了,即不期然而然。
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一名射手开枪时反复告诉自己,不要打偏,他往往会打偏。因为大脑已经想象出打偏的情景。看似事与愿违,其实是心想事成。
这种“不期然而然”,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期待自己不要说错某句话,或者不要做出某个举动;另一种的行为主体不是自己,而是他人,比如上面的“出乱子”。我们分别给出解释。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倾注了大量精力对自我为主体的“不期然而然”进行了研究。他发现,这种行为都是发生在一瞬间,话是脱口而出,动作是一瞬间不自主完成。这是内心压力在作怪。当我们竭力希望避免自己说某句话、做某个动作时,会给自己下相应的命令,也就是给自己施加压力,这是下意识的。他的结论是,重压之下,我们可能会朝着自己竭力避免的方向前进。这样理解起来会更轻松:某句话或某个动作,本身就是一条指令。我们的意识可以判断出执行这一指令是否合适,合适就执行它,不合适则不执行。这其实是很自然的。但是,对于不合适的指令,我们还会有意地给自己再下一个命令,来监督自己,不要执行它。承受这种压力时,原先的指令不会像我们期待的那样消失,而是反抗或者说是逃脱。一旦压力过度,它就会以极快的速度通过潜意识表现出来,快到我们的意识来不及察觉,只能事后“恍然大悟”。
大脑不听自己命令,也不全是瞬间体现。情侣分手后,越是想忘记对方,越难以忘记,这就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当我们想要忘记某个人时,心里会先形成这个人的印象,然后告诉自己“不要再想他”。是你先想了他一遍,才尝试去忘掉他,这其实又加深了记忆,所以越是想忘掉的人越忘不掉。努力压制某种想法会导致这种想法更为强烈的报复。我们的大脑有点笨,不能直接在记忆中删除印象,而是先提取出来,再否定它。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比较容易忘记,但是融入情感的记忆就难以忘记了。唯一的办法,也许只有不想要忘记这件事。
一个团队之中也会出现这种怪事。众将附议,诸葛亮无奈之下令马谡守街亭,但同时令王平协助,其实是监督。虽然说马谡失守街亭主要原因是他刚愎自用,但是,假设在马谡决定扎营山上之时,王平默然走开,马谡问他“身为裨将,为何不进言”时,他只说“将军自有高明判断”,结果会怎样?可能此举不会使马谡回头,但至少不会加速他做出错误决定,更有可能使他醒悟,诸葛亮担心的事也许就不会发生。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忠言不必逆耳,甚至可以是沉默。
至于另一种“不期然而然”的情况,是我们选择性地记住了巧合事件,而忽略大量非巧合事件。比如,你和朋友苦等某人,他没有来,又联系不上。你预感他出事了。去他家的路上,其实你心里告诉自己:“千万不要有事。”而当朋友安慰你说:“不会有事的,你别自己吓自己了。”你的回答大多是:“肯定出事了!不然他早该来了。”同样的事,你欺骗自己,却耸人听闻。我们再以面试为例。假设你的学历真的拿不出手,你会在心里默念:“最好不要问我学历。”但这种问题一般都会被问到。如果被问到,你会在心里说,到底还是问了;如果没有被问到,你会心想,默念真灵。前者是恐惧,后者是心理暗示,但对你都是刺激,你都会记住的。当然,这和朋友出事的严重性是不一样的。
在潜意识作用下,很多时候我们难以控制自己的言行,对此不必焦虑,放松心情就可以“避免”不好的事。如果预料到了远处的事,就冷静面对,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没有必要再骗自己,这样,应验不会失落,幸免太过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