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数是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直接因素,因此,在组织抽样调查时,必须事先确定样本单位数。确定必要抽样单位数的原则是在保证预期的抽样推断可靠程度的要求下,尽量减少样本单位数。因为虽然抽取的单位数越多,样本的代表性越大,抽样误差越小,推断结果越可靠,但是抽取的单位数过多,会增加不必要的人力、费用和时间,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还会影响资料提供的及时性。所以,应当在抽样调查之前,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和研究目的及要求,作出科学的设计,确定出必要的抽样数目,使其既不浪费人力、费用和时间,又能取得较好的抽样推断效果。
影响样本单位数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差异程度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总体的标志值差异程度大,需要多抽一些单位;反之则可少抽一些单位。具体来说,可看总体各单位被研究标志的方差σ2或P(1−P)的大小,若方差大,抽样数目应确定得多一些;相反则可少一些。
2.允许误差的大小
在抽样调查时,如果允许误差Δ 大,这时就可以少抽取一些样本单位;如果允许误差Δ 小,则要多抽取一些样本单位。在规定允许误差范围时,应根据研究目的及被研究现象本身的性质、特点及客观条件来定。
3.对推断可靠性的要求
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也就是概率,概率与概率度t值有关。如果要求可靠程度高,概率度t值就大,这时就需要多抽一些样本单位;反之,如果要求的可靠程度低,概率小,概率度t值也小,则可少抽一些样本单位。
4.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和抽样方法
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采用机械抽样或类型抽样时,抽样数目可定得少一些。若用纯随机抽样或整群抽样,抽样数目就要定得多一些。使用重复抽样还是不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所需的抽样数目也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