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多列支出偷税的舞弊
在财务上,除资本性支出、债务支出以外,支出项目包括成本项目;费用项目和损失项目。纳税人为了偷税,常常采取多列支出的手段。这也是最常见的偷税手段之一。
上海S实业公司,是国有企业,注册于浦东新区浦电路,成立于1993年6月,主要经营医疗器材、医用试剂等。
1994年8月,税务人员对S实业公司进行税收检查时,发现该公司“管理费用”帐户中,会务费开支很大,会议次数很多。检查人员分析,企业年销售额不过200多万元,人员不过20来个,却有这么多的会要开,与企业经营规模似乎不相符,逐对其“管理费用”帐户中的会务费开支进行了深入检查。通过检查,发现入帐的原始凭证都是一些食品、日用品以及出租车汽车报销单等,金额小、种类多,而且凭证上的开票时间前后颠倒,显然,所谓的会务费开支是胡编乱造的。至此,企业不得不道出真相。原来,由于一段时间以来,医疗采购部门的回扣风盛行,S公司为了销出产品,也不得不经常向客户支付现金回扣。为了能支出现金,轧平帐面,公司就在支付现金时,要求对方提供购买商品或乘坐汽车的发票,并以会务费的名义进帐,增加企业费用,冲减企业利润,自1993年开业以来,S实业公司通过这种手法,支付了回扣12万多元。
6.少报收入偷税的舞弊
收入是企业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实现的营业收入,包括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基本业务收入的产品销售收入,包括销售产成品、自制半成品,提供工业性劳务等取得的收入,如材料销售、技术转让、固定资产出租、包装物出租、运输等工业劳务收入。企业收入多,交税也多。为了少交税,就采用种种手段隐瞒收入,常采用的手段有:隐瞒或少记销售收入、减少营业外收入、隐瞒投资收入、隐瞒其他业务收入。上海C包装材料厂系某绣品服装厂与上海抽纱公司于1991年初联合投资开办的国集联营企业,注册于浦东区某镇,注册资金380万元;主要从事各种纸箱产品的生产销售,年产值2000多万元,职工人数200人左右。
1994年10月,税务人员对C厂实施了税收检查。在与会计的交谈中,了解了该企业的基本情况,该厂业务单位多,用于招待的费用大,因生产任务足,经济效益好,内部职工的福利也搞得较奸,除了经常发一些实物外,每天午餐还供应四菜一汤,只象征性地向职工收一点钱,大部分由厂里,支出。然而在检查中,却发现其业务费的支出没有超过规定的标准,福利费的支出也没有大的金额,用于食堂的开支除偶尔有零星燃料开支外,也没有其他费用,显然帐上记载的金额与实际支出存在较大的出入。那么企业是如何开支这些费用的呢?带着疑问,检查人员仔细检查了C厂的收入帐户,发现偌大的厂,却没有下脚废料的收入,而据侧面了解,平时,不时地从厂里运出一车车的纸脚来。在事实面前,企业道出了真情,原来,该厂认为下脚废料不是属于产品销售,可不纳税,故对出售下脚废料的收入,另外设立帐外帐核算,直接用于职工伙食和业务招待开支,不申报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