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战略的定义,战略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全局性、风险性、系统性、竞争性和相对稳定性5个方面。
(1)全局性
所谓企业经营战略,简单地说,就是“做什么才能指导企业经营全局,使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经营战略是以企业全局的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它是指导整个企业一切活动的总谋划。我国企业经营战略的全局性特征不仅表现在企业自身的全局上,而且表现在企业经营战略要与国家的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战略相协调一致,与国家发展的总目标相适应。否则,企业经营战略就不会取得成功。同时,它还应与世界的经济、技术发展相适应,否则外向型企业经营战略也不会取得成功。
(2)风险性
战略是企业面向未来的行动计划,是确定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行动方案,而组织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原来制定的战略不再合理,进而可能会给组织带来损失。因而,战略带有很大的风险性。
(3)系统性
制定战略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制定的战略不仅应包括经营环境分析、未来发展预测、远景目标设定、远景目标轨迹规划和战略策略制定等诸多因素,而且还应包括实现战略的行动计划和战略措施。
(4)竞争性
制定企业经营战略的目的就是要在激烈竞争中壮大自己的实力,使本企业在与竞争对手争夺市场和资源的斗争中占有相对优势。因此企业经营战略就是针对来自环境及竞争对手等各方面的冲击、压力、威胁和困难,为迎接这些挑战而制定的长期行动方案。它与那些不考虑竞争、挑战而单纯以改善企业现状、增加经济效益、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的行动方案不同,只有当这些工作与强化企业竞争力量和迎接挑战直接相关时,才能构成经营战略的内容,经营战略就是在激烈的竞争与严峻的挑战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因此企业必须使自己的经营战略具有竞争性特征,以保证自己战胜竞争对手,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5)相对稳定性
战略必须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稳定性,才能在企业经营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如果朝令夕改,就会使企业经营发生混乱,从而给企业带来损失,当然企业经营实践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指导企业经营实践的战略也应该是动态的,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多变性,因而企业战略应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